本报记者 杨秀玲 汪娟
“1936年的长征路上,一锅面疙瘩汤,几块青稞面饼就是洪学智将军与爱人张文的婚宴。婚礼虽简单,但两人之间却有着如革命信仰一样笃实厚重的情感基础。在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正是坚守着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之心,对党的无限忠诚之心,才以无言的付出,成就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日前,29集电视连续剧《上将洪学智》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隆重播出,剧中呈现的革命年代的情感给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讲解员杨晓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打好六安革命老区精神接力战,努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高地,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弘扬“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讲述六安“好故事”,展现魅力“六安红”,让老区精神更深入人心。
摸清底数,筑牢保护之基
六安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根据文化文物等部门多次开展的红色文化资源调查和统计,目前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的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共有207处246个点,分布在金寨等四县三区,其中,列入国保2处16个点,省保10处26个点,市保17处,县保106处115个点,一般文物点72个。现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个。同时,对革命旧址、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均建立完善了档案资料,对其内涵包括所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文物价值、保存现状等进行了整理、研究和记录,并初步制定了分类保护措施,为深入开展保护利用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针对金寨革命旧址群、独山革命旧址群等国保单位,我市启动编制了国家级的革命旧址群文物保护专项规划;为推进六安红色旅游发展,编制了六安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力争在规划的指引下,使红色文物资源保护与红色旅游发展相得益彰。
同时,对一批濒临消失的革命旧址和重要史迹进行抢救性维修,使独山革命旧址群、金寨革命旧址群、舒城新四军支部旧址、霍山西镇暴动旧址和舒传贤烈士革命活动旧址群、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旧址、六安中心县委旧址、苏家埠战役指挥部旧址、许继慎纪念馆、六安兵变旧址等一批重要的革命遗迹得到有效保护。建成一批如金寨红军广场、六霍起义纪念馆、大别山革命纪念馆、朱蕴山纪念馆等重要的红色文化纪念设施,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提供物质基础、搭建宣传平台。支持打造金寨县梅山镇、汤家汇镇,霍山县漫水河镇、磨子潭镇,舒城县高峰乡,金安区张店镇,裕安区独山镇、西河口乡、青山乡等10个红色资源较为集中的乡镇为红色小镇,努力探索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之路。
目前,市文物局已批复裕安区关于“三农”旧址维修方案,维修保护工程正在推进中,预算项目已初步列入市级财政预算;金寨县文广新局已向县政府提交“燕溪小学”旧址保护工作报告,就保护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县政府已原则上通过保护方案,各项具体保护措施正在推进中。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