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城里妹的茶乡情

  丁文新 本报记者 谢菊莲

  “多亏了你,不但买了我的茶叶,还把我送回家。”家住晓天镇桃李村的贫困户刘圣丰一脚踏出车门,一边连声地向袁霞道着谢。

  4月13日,在舒城城关从事土特产销售的袁霞再一次来到了以茶闻名的晓天镇,因为好茶的顾客早已经在等米下锅了。2018年,袁霞将位于春秋路农贸市场准备启动美容业的房子装修一新,挂上“舒晓农家土特产”的招牌,从事土特产品销售,自此,与大别山深处的晓天镇结缘。

  一次次的晓天镇之行,让袁霞不仅爱上了这片青山秀水,还有这里的人,包括正在脱贫中的那些贫困人群。看到奋斗中的这一个个家庭,善良的袁霞动了恻隐之心。“我想帮帮他们,他们家中的土特产品正是我所需要的,让他们好卖,我又好买。”正是这朴素的理念,让袁霞当即与朱河村、褚河村、大马村等村20多户贫困户签下了订单。目前,店里的橡栎粉丝、土鸡蛋、豆腐、千张、牛肉酱、野生茶油、小兰花茶等20多种农特产品全部来自晓天。时值茶季,袁霞按照当初的约定,再次赶赴晓天镇。而刘圣丰则是袁霞此行的第一位客户。

  刘圣丰家有6口人,因病致贫,上半年,茶叶是他家最大的一笔收入。早早地跟着便车,行了10多公里路来到晓天茶叶市场卖茶。由于刘圣丰生性老实内向,与人不善交流,一时半会,手中的几斤茶还是无人问津。刘圣丰的举动引起了细心的袁霞的注意。交谈间,袁霞了解了刘圣丰的家庭情况,茶的品质也很不错,便毫不犹豫地全部买下了。当听说刘圣丰的家与自己前去的褚河村不远,便带他一同上了车。下车时,激动的刘圣丰一个劲地表达着自己的谢意。

  抵达与自己有约的茶农家,袁霞马不停蹄地进村入户,与事先约好的贫困户一一交接、付款。除了看茶买茶,袁霞又多了一个心愿,要学会懂茶、摘茶、制茶,让每一位走进自己店铺的客人,了解茶背后的故事,有精彩,亦有辛苦。

  在茶农褚进贵家,袁霞顶着午间有些酷热的太阳来到山坡上的茶园里,一边专心请教,一边细心采摘。同时,又向几位农户收购了几斤茶草,现场炒制。从茶草的挑选,到茶把的选择,到火候的掌握,到烘焙炭火的大小,袁霞像一位上进而用心的小学生,一招一式,每一个环节都牢记在心。不一会,整个人就灰头土脸,汗水爬满脸颊。有同行说,你买茶就行了,何必要这么麻烦,费这么大功夫呢?

  “我愿做一个爱茶、懂茶的人,这不仅仅是一项生意,更是一门学问。我想在与客户的交流中,知道茶的前世今生,明白茶的科学与养生,做一个真正与茶为伍的人,结识更多与茶有缘的人。”

  一天的时间,袁霞共收购了十多位贫困户的茶叶,一一付清了款子。当袁霞离开晓天的时候,夜色开始弥漫,夕阳像一朵花映红了山乡的每一个角落,回眸之间,一缕缕炊烟绽放如兰,香气缭缭,绵绵不绝。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一位城里妹的茶乡情⊙叶集区积极推进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沃野“铁牛”奏春曲⊙霍邱县大力整治淮河涉砂船舶⊙减税降费民知晓直播课堂获点赞⊙分路口镇扎实推进危房改造工程⊙一段批语忆师长⊙小竹子,大世界⊙再闻当年花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