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扬
阳光透过窗纱,满屋子弥漫着葡萄的香气。阳春三月,正是葡萄幼苗栽培的季节。位于金安区马头镇的安徽晶鑫葡萄种植基地内,今年50岁的王虎接待一批又一批前来购葡萄幼苗的村民。在村民眼里,王虎是葡萄种植“土专家”,是他们脱贫的引路人,是他们致富的带头人。
有着28年葡萄种植经验的王虎说,葡萄种植虽是“富贵”产业,栽培难度大,但并非苛刻,近几年我市每年以5000亩以上速度扩种,保守估计全市今年的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产值4亿多。20多个品种的葡萄在江淮分水岭落地生根,说明它已“走下神坛”。
1991年,高中毕业的王虎回到家乡,放下书包就参加了当时的安徽农学院举办的葡萄种植培训班。结业后从农学院带400株葡萄苗,在马头镇黄店村一块农田里尝试栽植。那时候如果哪位青年冒险调整农作方式,不种粮食种葡萄,在老农眼里是另类,不务正业,瞎折腾。葡萄种植三年才挂果,在等候葡萄结果的三年里,王虎一分钱收入都没有,还借钱往葡萄园里投。有的人等着看他“颗粒无收”的笑话。
1994年夏秋,两亩葡萄园很给力地让王虎在乡亲们面前挣足面子,想看笑话的人落空了。王虎把采摘的第一筐葡萄送老乡家里,让乡亲们和他一起分享劳动果实的甘甜。
那年冬季,王虎又扩种两亩。为种好葡萄,王虎报名参加安徽农学院大专班函授,边学边在葡萄园里实践。28年,王虎从两亩地起步,一步步稳扎稳打,到去年,葡萄园发展到200亩,并成立安徽晶鑫葡萄专业合作社。今年,在马头镇政府支持下,又扩种100亩。晶鑫葡萄专业合作社目前为金安区最大葡萄生产基地,也是该区葡萄产业领头企业。
金安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办公室主任朱俊国介绍,王虎的成功不是晶鑫葡萄产业园的扩大,主要是他影响和带动全区乃至全市葡萄产业的发展。
目前,王虎的身份除了是晶鑫葡萄专业合作社社长外,还兼金安区葡萄产业协会会长、中国优质阳光玫瑰联盟之皖西优质阳光玫瑰联盟秘书长、六安市土特产流通协会副会长、六安市园艺学会副会长、全国葡萄病虫害防治协作网六安特约服务站站长等。金安区30多个葡萄种植户,大半从业人员都是他带出来的徒弟。裕安、金寨、霍邱、叶集等县区葡萄种植户,在技术上遇到疑难杂症,就向他请教,每次他都是耐心地释疑、指导,传授经验。在种植户心里,他俨然是一位令广大葡萄种植户信赖的专家。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