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铺路” 小伙“还巢”创业

  雷伟成 吴正远

  “现在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选择回家乡发展了。家乡和外面的差距在缩小,民生工程给我们很多好政策,帮助我们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家住裕安区徐集镇菊花村的“90后”徐先鑫,就是众多返乡创业者中的一员,谈起回乡创业,不停地赞叹家乡的变化给回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

  徐先鑫前些年在上海开出租车,2017年因为要照顾父母和孩子,选择回家乡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业发展等扶持政策的不断推进,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许多外出人员纷纷选择回乡创业。徐先鑫说,其实在几年前就想回家乡创业了,但考虑到家乡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他又犹豫了,这几年家乡发展很快、变化很大,给他很大信心,更加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决心。

  民生工程修好了路,畅通致富第一步。在父母的支持下,徐先鑫准备从事生猪养殖业,这一方面可以利用家乡的场地充裕优势,另一方面还有民生工程政策的支持。这几年村里都修了水泥路,交通很方便。徐先鑫在村里租了几亩便宜的荒地用于盖猪舍,他说虽然这里跟大城市相比比较偏僻,但都是水泥路,车辆进出方便,便于以后猪仔的销售,而且这里的租金不高,能够省下很多成本和开支。

  农业保险抗灾病,提高养殖“容错率”。徐先鑫说,在养猪之前就有人告诉他,养猪风险很大,一旦出现猪瘟或者母猪生病死亡,损失将会很多。“好在民生工程有政策性农业保险,为能繁母猪提供保险,给我们养猪提供了一份保障。”徐先鑫说。

  “发展养殖产业,除了道路畅通,农业保险外,区里和镇里的农业专家还定时为我做技术指导,保证生猪吃得安全,提高养殖效益,确保猪仔的质量安全。”徐先鑫一边说着,一边投入到选址的猪棚建设之中。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市举行民兵应急营连拉动点验、授旗仪式⊙我市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我市59家次企业参加广交会⊙青山乡多举措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育秧工厂育秧忙⊙民生工程“铺路” 小伙“还巢”创业⊙点燃学子强军梦⊙叶集区首位产业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教师减负,别让非教学任务耗时耗力⊙假冒僧尼行骗被民警当场识破⊙停电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