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伟成 吴正远
“现在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选择回家乡发展了。家乡和外面的差距在缩小,民生工程给我们很多好政策,帮助我们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家住裕安区徐集镇菊花村的“90后”徐先鑫,就是众多返乡创业者中的一员,谈起回乡创业,不停地赞叹家乡的变化给回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
徐先鑫前些年在上海开出租车,2017年因为要照顾父母和孩子,选择回家乡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业发展等扶持政策的不断推进,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许多外出人员纷纷选择回乡创业。徐先鑫说,其实在几年前就想回家乡创业了,但考虑到家乡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他又犹豫了,这几年家乡发展很快、变化很大,给他很大信心,更加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决心。
民生工程修好了路,畅通致富第一步。在父母的支持下,徐先鑫准备从事生猪养殖业,这一方面可以利用家乡的场地充裕优势,另一方面还有民生工程政策的支持。这几年村里都修了水泥路,交通很方便。徐先鑫在村里租了几亩便宜的荒地用于盖猪舍,他说虽然这里跟大城市相比比较偏僻,但都是水泥路,车辆进出方便,便于以后猪仔的销售,而且这里的租金不高,能够省下很多成本和开支。
农业保险抗灾病,提高养殖“容错率”。徐先鑫说,在养猪之前就有人告诉他,养猪风险很大,一旦出现猪瘟或者母猪生病死亡,损失将会很多。“好在民生工程有政策性农业保险,为能繁母猪提供保险,给我们养猪提供了一份保障。”徐先鑫说。
“发展养殖产业,除了道路畅通,农业保险外,区里和镇里的农业专家还定时为我做技术指导,保证生猪吃得安全,提高养殖效益,确保猪仔的质量安全。”徐先鑫一边说着,一边投入到选址的猪棚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