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种子播心田——裕安区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

  本报记者 杨秀玲

  “以前不懂政策,病急乱投医,不但家人的病没有好转,还耽误了好多事,后来村干部宣传,我就到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听课,才晓得现在国家有好多帮扶贫困户的政策和措施。现在家里种几亩毛豆,养二三十只鸡、二十只鹅,国家有补贴,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暮春时节,记者来到裕安区新安镇马河村,村民谢宜宝刚听了村干部关于乡村振兴政策宣讲,兴奋地告诉记者。

  今年50岁的谢宜宝因车祸落下病根,干不了重活,患精神疾病已经十余年的妻子长期看病吃药,家里还有两个儿子需要照顾。通过村干部一系列的政策宣讲、具体指导,谢宜宝陆续申请并享受到了低保、医保、扶贫等多项政策,家里经济条件改善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裕安区新安镇马河村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和农民文化广场,整合各种资源,建立马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技服务、健康服务五大平台,有效调动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团结带领全村群众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现在温饱解决了之后,村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以后,我们经常开展一些乡风文明的评选、广场舞等活动,我们村的儿童之家活动丰富,也吸引了很多村民带着孩子来参加。这些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特别是党的扶贫政策、惠民政策,同时,我们也经常向村民宣传,家里有什么实际困难都可以找我们帮忙,让他们融入到我们中来。”新安镇马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魏启文告诉记者。

  “以前没事的时候打打小牌,现在是以娱乐,跳广场舞为主,带领大家跳跳舞,锻炼锻炼身体。我们跳广场舞的有几个人以前总是这里酸、那里疼的,现在她们身体的小毛病都好多了,我们的队伍也在慢慢地扩大。”马河村村民杨芳既是村广场舞队的组织者,也是村里的文化协管员,平时还组织大家到村图书室看看书,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生活丰富多彩。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写”好精准扶贫“后半篇文章”——叶集区实施“六个行动”提升脱贫质量纪实⊙春花烂漫生态园⊙独山红街民俗民宿特色文旅小镇项目正式签约⊙金寨上榜省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霍山县集中开展整治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文明种子播心田——裕安区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孙云飞在市委配合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叶露中在全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会暨工作推进会上强调⊙我市运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农民工工资顺利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