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

  本报讯(本报记者)霍邱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努力践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努力把沿淮行蓄洪区、岗岭地区、畈区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打好脱贫攻坚战。

  强筋固本增体魄。该县调整充实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力量,成立19个专项指挥部和1个综合协调办公室,实现全县398个行政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2018年,围绕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三精准”,全年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1.25亿元,实施危房改造7574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68亿元,1518个扶贫项目精准落地。截至目前,该县86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7.3万减少至目前的3.8万,贫困发生率由12.5%下降到2.7%,霍邱县扶贫效率位列全国第五、华东地区首位、安徽省第一。

  果岭洼地亮颜值。霍邱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释放果岭洼地的经济价值,以南部岗区为主打造“江淮果岭”,全县发展冬枣、黄桃、猕猴桃、黄金梨等经果林2.3万亩;以中部畈区为主打好“乡土品牌”,主推霍寿黑猪、麻黄鸡、皖西白鹅等地方优质特色品种;以北部湖区为主做活“淮水文章”,积极推行稻虾共养、藕鱼共生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实现一地多用、立体增收。2018年全县发展稻田养龙虾22.3万亩,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年养殖朗德鹅220万只、加工鹅肥肝1700吨,年产值10亿元,成为全国鹅肥肝产量第一大县。在城西湖行蓄洪区集中流转6个村1.8万亩土地,建成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莲藕种植基地;在三大行蓄洪区发展菱角、芡实、茭白等水生作物5200亩,种植杞柳2.3万亩。在彭塔乡建设构树产业园,创建“印遇龙院士工作站”,综合开发构树茶叶、饮料、保健等产品,实现全产业链生态循环发展。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为新时代而歌讲好六安故事⊙霍山县春茶上市 价格略涨⊙骗取网友钱财男子家中落网⊙扫黑除恶宣讲进村组⊙一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显示——市场迎来“春暖花开” 新兴行业“不容小觑⊙幽兰吐蕊满城香⊙好政策带来好日子⊙大化坪镇积极争创国家卫生乡镇⊙霍邱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