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山——让夕阳余晖多一点微笑的波纹
本报记者 黄雪彦 程传军
绿意盎然的花树草坪,设施完善的健身器械,整洁宽敞的居住标间……4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裕安区平桥乡的夕阳红老年公寓,优美干净的卫生环境,高标准的生活设施,花园式的庭院,让人耳目一新,这里俨然成了宜居宜养的生态园。老人们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下象棋,有的聚集在一起聊天,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老年公寓的创办人就是裕安区单王乡回乡创业者沈国山。
近些年来,沈国山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一直致力发展养老护理事业。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关心今天的养老,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1977年出生的他,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通过多年的打拼,终于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在外面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是每次想到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家乡的空巢老人、五保老人、三无老人等生活得不到保障,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的子女常年外出务工,无人来照顾他们,沈国山的心里就久久不能平静。
直到2011年6月24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沈国山果断选择涉足养老行业,发展养老事业。按照相关程序,选地、建院、招聘等等,最终,2013年春,沈国山拿到了民政部门下发的民办非企业证书,在位于平桥乡西城路与齐云路交叉口附近地块,建起了六安市夕阳红老年公寓。
六安夕阳红老年公寓一期工程占地30亩,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现有床位170余张,入住老人110多人,分别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是一家园林式集养老、休闲娱乐、康复为一体的养老机构之一。
今年78周岁的奚巨金老人自2014年入住公寓以来,已经有5年多时间。他最大的变化是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把老年公寓当成了自己的家。奚巨金老人告诉记者,他本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2016年冬季的一天,夜里10点多,他心脏病突发,刚好被正在查房的沈国山发现,沈国山二话不说,急忙将他送去了市二院急诊科,后经过医生的及时抢救,转危为安。“他把我照顾得好好的,从夜里一直陪到第二天中午出院,医生都说你‘儿子’真孝顺啊!”
刘正明老人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2018年8月20日那天,天空中下着大雨,护工在查房时发现老人不在房间,立即报告给管理人员,后沈国山带着公寓管理人员和护工一行10余人,在公寓方圆十公里寻找了四五个小时,最终在312国道高速路口找到了老人。将老人带回公寓后,大家顾不上已经湿透的衣服,赶紧帮老人洗澡,将老人安顿好后已是深夜。“如果当时再晚十分钟,老人上了高速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说起当时的场景,沈国山表示仍旧心有余悸。
在沈国山的带领下,公寓全体工作人员本着“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一切”的原则,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
家住裕安区苏埠街道的徐国清老人于2017年10月份入住公寓,他告诉记者,由于老伴刚刚去世不久,那段时间,他的情绪极其低落,经常无缘无故朝工作人员发火。但是,工作人员却用笑脸相迎,经常陪他聊天,话家常,还安排他与其他老人一起参加集体活动。最终,帮助他走出了阴霾,重新面对生活。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