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陪餐制”重在责任落实

  杜学峰

  3月19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提出,从4月1日起,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配餐制度,每餐均应当由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配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2012年,在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中,就曾规定“学校负责人应陪餐”,这一规定起到了良好效果,但媒体不时报道的学校餐厅问题,也说明在落实、监督和长效机制方面,还有发挥的空间。

  “校长陪餐制”重在责任落实。

  落实身份责任。要明确,《规定》所说的校方负责人应该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严禁推给教导主任、级部组长等代理。

  落实管理责任。“校长陪餐”目的不在“陪”,而是在于发现问题。“校长陪餐制”不仅要保障食品安全,还要保障食品营养均衡,因此要履行对食堂配餐的监督、建议责任。这就要求校长要和学生同一个窗口打饭,同一张餐桌上吃饭,并随时征求学生意见。

  落实接受监督的责任。校长陪餐后,有什么感受,什么意见,包括孩子们吃饭应注意什么,要通过“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至少每周向家长反馈一次,以此保障家长知情权和监督权。“校长陪餐制”要与“家长陪餐制”结合起来,与“打分制”结合起来。根据家长报名情况,有序安排好家长后厨巡检和陪餐,家长陪餐后进行点评打分,并反馈给其他家长。

  共同落实好长效机制责任。要让学生饭菜既有营养又有安全保障,需要各种配套措施的跟进,需要“制度供给”保障。要明确学校食堂“微利”的公益属性,不管是学校自营还是承包,食堂饭菜从进货到餐桌,从份量到质量,从卫生到价格都需要严格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和家长满意、放心。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教师要有“三敬”之心⊙种禾与育人⊙阅读习惯由晨读开始⊙“校长陪餐制”重在责任落实⊙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