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您在天堂还好吗

  陈绪敏

  我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想找到写姥爷的那本日记,可是没找到。我曾在日记中记过和姥爷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可能是因为搬家的缘故,日记本也丢了很多。我暮然明白,姥爷已经不在了,就像这本再也找不到的日记。有些人,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了……  小时候,爸爸妈妈很忙,就把我送给了姥姥、姥爷带。我那时候是一个很闹腾的孩子,老是爱哭。姥爷总是会耐心地哄着我。所以,我和姥爷的感情很深。

  我在姥爷的呵护下度过了幸福的幼年时光。有一天,我看到萧红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文中写到她和祖父开心地在园子里种菜的情景。我就想到了我和姥爷在田里逮泥鳅的事。姥爷说:“丫头,有泥鳅,快逮住!”我费了好大的力气,弄得满脸满身都是泥,却一条也没逮住,可田间却回荡着我和姥爷的串串笑声。

  在我的脑海里,姥爷是那么的开朗,每天总是乐呵呵的。他常说:“没事,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他的乐观心态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成年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总会从好的方面去考虑,这应该是姥爷留给我的一笔财富吧。

  姥爷念过几年书,也算是个文化人。年龄大了,便特别爱唠叨,喜欢将以前读过的书翻来覆去地讲。什么“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清朝的十大皇帝”呀,讲了很多遍。每一次,我都装作津津有味的样子听着,看到快九十岁的姥爷,谈起自己喜欢的历史,就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一样,我的心也会快乐起来。

  有一天,我去看他时,他对我说:“丫头,我的手指甲长了,我自己剪不动,你帮我剪吧!”我很乐意,看得出来,我是姥爷非常信任的人。我拿起指甲钳,一边聊天一边剪。大概是聊天分了神,我只听到姥爷“哎呦”一声,原来是我不小心剪到了他的手上。我当时懊悔得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姥爷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笑说:“没关系,丫头,我不疼,你接着剪吧。”这件事,让我自责了很多天。

  那年春节我们去看他,他的情绪很好,中午还喝了一小杯酒。我也很开心,我想,姥爷的身体很硬朗,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但是病魔还是来临了。过了正月,姥爷就卧床不起了,姥姥整日守在床前,妈妈、小姨、舅舅轮流服侍他。我也隔三差五地去看他。但每去一次,我的伤痛便增加一分。姥爷日渐消瘦,最后,瘦得只剩皮包骨了。以前,每次我带去蛋糕、水果之类的,他都会吃得津津有味。有一次,还对我说:“丫头,下次来带点绿豆糕给我。”但现在,不管我买什么好吃的,他都吃不下去了。

  临终的那一个月,是姥爷最痛苦的时候。他的手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打点滴的针眼。姥爷痛苦地对我说:“丫头,我难受啊!跟我的几位老朋友比,我算是长寿的了。我这辈子,也没啥遗憾的。我现在就是希望自己能少受点罪,早点走。”听了他的话,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2010年5月15日早上,农历四月初二,我正在家中洗衣服,突然接到妈的电话,告诉我姥爷去世了。放下电话,我的心像被挖去了一样。在此之前,我只是从书上看到过“心如刀割”这个词,但现在自己真正体验到了,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剧痛!当姥爷难受时,我希望他早日解脱,可他现在终于解脱了,我才知道,我根本舍不得他!

  我扔下衣服,骑上摩托车,一路哭着往姥爷身边赶。可是路啊,你怎么这么漫长呢?虽然我已用了最快的速度,可好像总也到不了姥爷的身边。当我终于来到姥爷身边时,他已经紧闭双眼,不再理我了。难道我们就这样阴阳两隔了吗?不会的,这不是真的。姥爷,您快起来,说句话吧。姥爷!

  泪水也不知道在脸上流了多长时间。我趴在姥爷身边,每过一段时间,我就要掀开盖在他脸上的白布看看。说不定姥爷没死呢?说不定姥爷只是昏迷呢?

  火化那天,看着姥爷的遗体被推进火化炉,我突然很想去拦下来,火化炉的温度那么高,我亲爱的姥爷,他一定会很疼的。万一他只是“假死”呢?直到这时候,我依然不相信姥爷是真的死了。但现实总归是现实,最后,姥爷还是化作了屡屡青烟。

  这种心痛的感觉持续了很长时间。有一天,我突然明白外国人为什么要相信 “上帝”。他们认为人去世了,就是上了天堂。我也这样告诉自己,姥爷应该是去天堂享福了。

  清明节烧纸的时候,我默默地对姥爷说:“姥爷,您在天堂别急,假如我能活到您这样的年龄,大概再过五六十年,我就会来到您身边。在天堂里,我还要做您的孙女,每天听您给我讲故事,给您剪指甲。只是这一次,我一定会小心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是,对亲人来说,离别,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

  姥爷,您在天堂还好吗?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退伍不褪色 创业显身手⊙河口村实施再生稻一种两收示范项目⊙大别山上采茶忙⊙人人有致富门路村村有主导产业⊙雨生百谷谷生香⊙永不能忘记的“初心”⊙姥爷,您在天堂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