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致富门路村村有主导产业

  洪永亮 本报记者 黄雪彦

  “2018年,我养了2000多只鹅、4000多只鸭子、将近2000只鸡,全年净利润40多万元,还被评为‘霍邱县自强不息脱贫人’。今年,我准备养3000多只鹅、4000多只鸭子、2000多只鸡,承包的小二型水库用来养鱼,再开个家庭农场。产业扶贫,打开了我脱贫致富的大门,往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啊!”霍邱县乌龙镇松树庙村贫困户刘泽宝一边搭着鹅棚,一边乐呵呵地说到。这是该县实施产业扶贫,给贫困群众带来实惠的一个典例事例。

  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稳定脱贫的根基和保证。近几年来,霍邱县把发展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力争人人有致富门路,村村有主导产业。支持和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种养加、经果林、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主导产业、有项目基地、有带动企业、有脱贫项目、有稳定增收渠道。为此,该县专门出台了鼓励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的奖补措施:对贫困户当年自主发展特色种养加产业且特色产业收入达2000元的奖补1000元,特色产业收入每增加1000元再奖补500元,每户当年累计奖补不超过5000元。对贫困户当年自主合规发展经果林、苗木花卉等产业但当年无法获得收益的,经果林类按照每亩1000元奖补,苗木花卉类按照每亩500元奖补,每户当年累计奖补不超过5000元。

  “去年我镇出列的韩老楼村与安徽牧翔禽业有限公司合作,以农户自养和公司购销的方式,为99户贫困户免费发放200只麻黄鸡用于产业发展;以公司带动方式,帮助77户没有养殖能力但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600元。投资120万元建造一座现代化麻黄鸡养殖厂房作为扶贫基地,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万余元。”石店镇镇长李真告诉记者。

  像韩老楼村一样,去年,该县86个贫困村均建有产业基地、有1项以上特色产业,自主发展及主体带动发展特色产业贫困户5.3万户,到户覆盖率达85.3%,共兑现4.9万多户产业奖补资金1.77亿元。

  与此同时,该县还加大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力度,提升贫困群众技能水平,增强脱贫信心,去年全年开办家政、种植、养殖等25期76个培训班,培训3808人。强力推进“电商霍邱”建设,建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运营中心和两个县级电商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通过电商扶贫带动676户贫困户实现增收,电商经营主体350余家,其中101户贫困户通过电商实现创业。

  在产业扶贫的引领下,截至去年底,该县已稳定脱贫56426户135706人,8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12.5%下降到目前的2.7%,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进展。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退伍不褪色 创业显身手⊙河口村实施再生稻一种两收示范项目⊙大别山上采茶忙⊙人人有致富门路村村有主导产业⊙雨生百谷谷生香⊙永不能忘记的“初心”⊙姥爷,您在天堂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