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7/8   
 
说茶

  汪雨

  茶香正浓,又到一年采茶季,又到一年新茶季。唐诗人卢仝收到好友茶叶,邀约韩愈、贾岛等人在桃花泉煮饮时,写下“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饮茶到此七重境界,也是羡慕至极。

  昨天,路过博物馆,看见正在举办六安茶文化展。忍不住走进去看一看。六安盛产茶叶,品种众多,如六安瓜片、舒城小兰花、金寨翠眉、霍山黄芽、华山银毫,号称六安茶“五朵金花”。

  六安瓜片盛名远扬。不论是我们外出或接待外地来客,客人总会提及六安瓜片。六安瓜片,历史悠久,追溯到最早的陆羽的《茶经》、小说《红楼梦》,更有好多名人雅士喜欢六安瓜片的佳话。六安瓜片形似葵瓜子,在绿茶中特立独行,瓜片采摘只能手工一片一片摘,采摘枝头第二、三片绿叶,经过杀青、压片、拉火等多道工序,方得始终,她也是茶叶品种中唯一的无芽无梗纯叶的茶。六安瓜片已经成为六安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我比较偏爱舒城小兰花。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舒城舒茶人民公社,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舒茶人民在青岗岭高标准开辟梯式茶园,命名为舒茶九一六茶园,如今的九一六茶园已经是3A生态旅游区,特别是春茶季游人如织。舒城小兰花,有淡淡兰香气,更有一个优点就是耐泡,发力均匀。去朋友家也曾品尝到兰草花一起炒制的兰花茶,兰舌和茶叶都太具象,反而没有想象中的兰之猗猗扬扬其香的飘渺感觉。

  有一年三月底,住金寨响洪甸水库宾馆。宾馆在山脚下河边,群山环绕,山里的春色朴实厚重,满眼翠竹,春花烂漫,远处就是六安瓜片原产地蝙蝠洞,茶园郁郁葱葱。早晚时段,山上云雾缭绕,山下小桥流水人家。真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山里的夜特别静谧,寻着空气中飘来阵阵清香,宾馆门前的桥边,一户人家正在炒制六安瓜片。我们好奇地走进去看一看,茶农热情地把我们带进河边的小院坐下,围石桌石凳而坐,门前流水潺潺,屋内炭火火红(茶农家里正在给瓜片拉火)。四杯新茶,袅袅热气似敦煌飞天漫舞,嫩叶在杯中相伴起舞清影,茶香扑鼻,轻呡一口,口舌生香,回甘甜蜜,顿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也是记忆中喝过的最有味道的茶,临走不忘购买几斤,回家再泡,香甘依旧,只是没有那一夜茶的温润,可见六安瓜片离不开那山、那水和那热情的山里人。

  去年夏天行走在闽南大地。那也是产茶的好地方。茶文化浓厚,酒店、宾馆都专门配备茶具。接待的朋友酒量不行,可饭前饭后喝茶论道,那就是换了一个人,滔滔不绝。福建人出门大多自带订制茶叶和茶具,而且喜欢互相斗茶。南方人心目中,茶重于酒,故有寒夜客来茶当酒之说。同去的单位同事小丫头,三口三杯功夫茶,大有一口三杯的感觉。福建的朋友开玩笑,夸小姑娘一定好酒量。南方人,崇尚茶道,爱品茶,认为喝酒会喝醉,喝醉了吹牛皮,而喝茶是喝不醉的(喝醉了也是茶多酚作用兴奋),选茶、泡茶、饮茶,慢节奏享受生活。

  其实北方人也蛮会喝茶。记得去内蒙呼和浩特市,一大早不想吃没有特色的宾馆自助早餐,一个人溜达到宾馆的后街,看见内蒙名吃羊肉烧麦,寻香而去,烧麦皮薄,羊肉馅饱满,虽然蘸醋,依然入口油腻了一些,这时老板送上一壶茶,美食的绝配,喝上一口顿觉爽口。 忙问老板:这是什么茶?老板说这是秘方,专门从重庆买的沱茶,烧麦伴侣。回头一看邻桌的老伯,看样子是道地常客,自己带了一个精致的玻璃茶具,厚重茶汤颜色可见,边饮边吃,甚是悠闲,老人不负美食的生活仪式感,顿时打动了我。后来出差到重庆的时候,专门去磁器口,买了沱茶回来,可这烧卖又离远了,生活总是在遗憾中重燃盼望。

  烟花三月下扬州,呼和浩特这个烧麦老店和扬州茶社的做法一脉相承。扬州的冶春、富春茶社,也以茶出名,富春茶社的“魁龙珠”,用浙江的龙井、安徽的魁针、富春花园自家种植的珠兰兑制而成。茶取龙井味、魁针色、珠兰香。莫言说这是一江春水三省茶。扬子江水泡沏,融苏、浙、皖三省名茶于一壶,这是对徽商的味蕾轰炸,喝出了乡愁。魁龙珠浓郁淳朴,色泽清澈,芳香柔和,解渴去腻,令人神清气爽,再配上别具风味的扬州的特色点心,难怪使人流连忘返。

  记得看过一本书说过:好喝的汤是很可怕的!好的茶汤,我想一定是非常有魔性。吃如果是为了肉身,饮肯定是为了灵魂,吃长出赤胆忠心的肉肉甩它不得,那么饮茶一定是精神层面,愉悦自己灵魂。

  朋友,不论你是喜悦、孤独、寂寞,饮茶一定是灵丹妙药。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黑豹与阿华⊙说茶⊙迎亲⊙蜜梨祭⊙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