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闲记

  李安辉

i六版mage001.jpg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到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名诗。起初,清明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大地回春,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疑。”清明节又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今年清明节为4月5日。

  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相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都莫过清明,可见清明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2006年,我国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从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节列为国家法定节日,放假休息一天。

  古六安国流传着这样两幅歌颂清明节的佳联:“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风起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上联嵌“端午”、“清明”、“重阳”三节。下联嵌“大寒”、“霜降”、“小雪”三节。可算妙对。

  “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上联嵌“冬至”、“霜降”、“大雪”、“小雪”、“白露”五节,下联嵌“夏至”、“惊蛰”、“大寒”、“小寒”、“清明”五节,可谓绝对。

  为隆重纪念中华民族这一传统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010年4月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清明节》特种邮票一套3枚。第1枚票图“祭祖”,采用了古时祭祀的场面,在蓝天白云下,山峦起伏,绿树相掩,气氛庄严肃穆,古人们衣冠袍服整齐,向着祖先的牌位鞠躬行礼;第2枚票图“踏青”:草地青青,天空蓝蓝,一群天真稚气的孩子,有的仰头观望,有的正向蓝天上放飞各自的风筝;第3枚票图“插柳”:一位母亲带着3个孩子,正在种植小树苗,两个扶着柳树,一个提桶浇水。全套邮票将清明时节浓浓的春意,蓝蓝的天空,青青的草地渲染的万物复苏之际,人们一洗严寒冬天的冷气,在和煦的春风下,明媚的春天里,草长莺飞春回暖,色彩斑斓清明时,整套邮票清新淡雅,春意盎然,充分彰显了我国民俗风貌的千年传统。这是新中国,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套反映清明节的专题邮票,具有较高的欣赏与珍藏价值。(见配图)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星星的孩子——豆豆康复记⊙梨花风起祭双亲⊙别冲妈发火⊙清明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