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稻虾养殖探索致富之路
逆境时虽然常常令人沮丧,但也同样带来了成长。在四里八乡开农机时,和陈来凤打交道的都是农民、种田大户,在和他们的交谈中,陈来凤也学到了很多种田的经验与技术。2011年,霍山县集中土地整改,陈来凤尝试着承包了700多亩农田,开始种植优质水稻。
从没下田种过稻子的陈来凤,第一次学种田,亲历整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等等一系列繁重的劳动过程,经历烈日高温、风雨雷电的煎熬,一个弱小女子的那种辛酸、委屈和劳累,很多人难以体会。还好,那一年,陈来凤承包的田地喜获丰收。后来,随着承包田地慢慢地扩大规模,陈来凤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也在不断的锻炼中很快得到了提升。也正是那一年,陈来凤联合了周边的种田大户和种田能手,成立了全县规模最大的霍山县成凤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此开启了种粮之路。
偶然一次,陈来凤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期关于稻虾养殖的栏目,脑筋活络的她立刻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2013年,经过摸索创新,陈来凤果断选择水源比较充足的120亩稻田,尝试养殖小龙虾。正好赶上龙虾行情好,比种水稻利润反而更高。有了最初经验后,陈来凤又向专家咨询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陈来凤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高效的生产模式,取得4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在2014年安徽合肥举办的龙虾节中,陈来凤的养殖基地被授为“安徽省健康龙虾养殖示范基地”。
2018年,随着短视频的火热发展,陈来凤又“解锁”了一项新技能——短视频直播。传授稻虾养殖经验、分享做农业心得、宣传合作社自产产品……陈来凤发布的短视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目前“陈来凤稻田养虾”的抖音账户显示拥有2.8万的粉丝。这些粉丝中,不少人专门学习养殖技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固定客户。据陈来凤介绍,平台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慕名而来学习养殖技术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帮扶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自成凤农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主推稻虾连作养殖模式,实行统一购种、统一耕种、统一销售、机器共享,以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及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50人,共流转3600余亩土地种植优质水稻,年产优质稻米1800吨,稻田养虾1100余亩,水产150吨,年产值1100多万元。
合作社成立以来的辐射作用也日益明显。为了将技术传授给更多人,陈来凤的合作社积极开展新技术培训,接待周边县区参观考察和技术咨询500余人次,利用合作社短信平台和宣传栏发布市场供求、技术服务等信息。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陈来凤所在的合作社为23名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帮助69户贫困户脱贫,每年发放土地流转金120万元,分红25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合作社先后获“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省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千亩示范片”、省级“稻渔综合种养十佳创新模式”、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陈来凤本人也先后获市县妇联“巾帼创业之星”、团市委“六安青年五四奖章”及青年创业大赛冠军、省农委“安徽省百佳新型职业农民”多项荣誉称号。
最让陈来凤欣慰的是家里情况的巨大转变。父亲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弟弟也已经长大成人,如今就在她的合作社里帮忙做事,一切都朝着预想中好的方向在发展。“阳光总在风雨后,如果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要三分钟热度,就是选择一件事情一直做下去。”对于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经历,陈来凤说出了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