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力 摄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镶嵌在秦岭、巴山之间的一块美丽而富饶的盆地。汉中是全国油菜主产地之一,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110万亩,每年春天,如约而来的百万亩油菜花溢田漫埂、竞相怒放,天汉大地成为金色的海洋。2010年起,汉中依托花海资源,走文化搭台,花海唱戏的文旅融合之路,举办“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全地域、全领域、全要素打造“三国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按照“立足一村、打造一景,发展一业”,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各县区依托库塘、山地、梯田、丘陵等地形地貌,精心打造出农耕文明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特色花海,形成了“点有特色、线成体系、面具规模”的各式花海景观,2019年规划打造了51个各具特色的观花点和29条成熟观花线路。
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变油菜花海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将油菜花节转化为品牌经济,拉动三产、扩大消费,丰富群众生活,带动农民就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脱贫致富,走出一条“景村共建、村旅互动、群众参与”的旅游扶贫之路,让文化旅游业更好地惠及民生。
2018年油菜花节期间,汉中生态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快速走热,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市区和周边县的小吃街、旅游商品摊点,住宿、娱乐、消费品等第三产业持续升温,有力拉动了经济发展。据了解,去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285万人次,实现收入4.18亿元,带动约2.1万贫困群众脱贫。
在汉中市,不管是中小学生、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还是村民百姓、各地游客,都对这里的花海寄予深情,他们在花海里吹拉弹唱,吟诗放歌,把当地特色文化融入花海之中,成为灵动在花海里的风景,为海内外游客留下一个个鲜活的瞬间,“花海经济”绽放出金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