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研学游变成“跟团游”

  程传军

  近年来,教育部门把研学游纳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后,研学游活动呈蓬勃发展之势。面对广阔诱人的市场空间,如今有些旅行社、学校、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甚至其他机构或个人纷纷抢占市场,并推出了一系列研学旅游产品。随着市场的开放,“只旅不学”“走马观花”等问题也开始凸显,有的就是变成一次“跟团游”。

  研学游,顾名思义不是单纯的旅游,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就是想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让中小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完善、视野更开阔、境界更高远。既然要出游,就涉及到费用问题。然而,一些机构在组织研学旅行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常有浮于表面的现象,从而出现了研学游走马观花,侧重只“旅游”不“研学”的情况。

  在开展研学游过程中,“研学”是目的、旅游是载体。我们不能学而不游也不能游而不学。特别是有关研学游组织机构,要根据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为己任,科学合理设计安排研学游项目,使学游相长、学游共进,努力实现“旅游+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研学旅行的目的与初衷。

  莫让研学旅行变成“跟团游”,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我们希望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我省去年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刹一刹那些借研学旅行之名,行高价旅游之实的歪风邪气,别让研学游走了形变了味。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孙云飞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追花逐梦大别山⊙我市电子社保卡实现“扫码购药”⊙我市成功投放全省首笔新兴产业扶贫贷款⊙莫让研学游变成“跟团游”⊙春天的礼物——我市税务系统落实减税降费侧记⊙孙云飞在霍邱督查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时强调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来抓⊙霍山县开展脱贫攻坚“大走访、大调研”⊙霍山法院成功执结11起涉黑恶案件财产刑⊙我市1110名大学生获求职创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