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

  李伟

  在这个世界上曾经给过我最多而我回报最少的人,那就是爷爷,爷爷离开我们几十年了,岁月的流逝不仅没有冲淡我对爷爷的怀念,反而更加增添了我对爷爷的敬仰。在我的印象中,平时爷爷只懂得付出和牺牲,却从不要求回报和安图享受,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我切身体会到,爷爷留给我的全部财富,便是那颗深情广博的爱心。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爷爷生前在自家院前栽下的那棵梧桐树,也是爷爷留给后代的唯一见证物。每年,我都要到爷爷曾经住过的老屋前看看那颗梧桐树,几十年了,树长大了,春天、枝繁叶茂,夏天、大树下一片绿荫,秋天、落叶飘零,冬天、树枝结满冰溜。每当看到这棵梧桐树,仿佛又看见童年时的我和爷爷坐在树下纳凉,共说悄悄话的情景,爷爷院前的这棵梧桐树,仿佛就是伴随着我童年成长的缩影,那里是我童年成长的摇篮,在那里,我从一个咿呀学语幼稚的孩童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童年时代对于我来说,是难以忘怀的,往事历历在目,那时,父母都在学校里任教员,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照顾我,我的童年部分时光是跟着爷爷长大的,由于排行老大又是长孙,爷爷疼我、爱我,把全部的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我的身上,不论在生活和学习上都严格地管束着我,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的事情,记得每次吃饭时、爷爷总爱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放进碗里,只要看见我把饭粒掉下时,就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颗颗粮食来之不易、都是农民用血汗换来的,要爱惜它啊。后来,我从课本里读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才亲身领悟到爷爷当时的用心良苦,正是爷爷的言行和教诲使我在以后生活道路上,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品行。

  爷爷的一生勤劳质朴,靠着娴熟手艺度过春秋,从我记事起,爷爷整天忙这忙那、从不闲着,在爷爷的影响下,上中学时我就学会了料理简单的家务,寒暑假到外打零工补充学费,以减轻家庭生活的负担。平时、爷爷对我的学习一刻也不放松,怕我偷懒,平时给我讲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勉励我勤奋学习,就这样,我的童年在爷爷的悉心关爱下成长,父母和爷爷双重的爱编织着我童年时代甜美的梦,自小的我无忧无虑,只想快点长大,去报答养育过我的父母和爷爷对我的恩赐。

  后来,爷爷到了古稀之年,活也渐渐干不动了,便去了淮南和姑姑一块居住生活,只到几年后在淮南病逝。爷爷去世的那一年,我正在一所小学任代课教师,那一天,当我听到爷爷去世的噩耗时,我感到悲痛欲绝,因面临期末考试,就没有到异地它乡去为爷爷送行,凭吊爷爷,这将是我终身的内疚,如今、我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了,尽管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始终坚持本分做人、规矩做事,才成为社会健康的一员。八七年,爷爷的骨灰盒从异地它乡运回故里埋在了郊外的山巅上。

  每年的清明时节,来到爷爷墓前俯视着墓碑,墓碑上镌刻着“深情的怀念”,几个黑体大字,站在墓碑前,周围山坡绿草茵茵,当年的小树经过四季风雨都已长大,郊外的绿草中还不时可见红、黄、白的小野花盛开。此时此刻的我会采摘几束小野花,放在爷爷的墓碑前,再为爷爷的坟墓添几锹土,再面对爷爷墓碑深深鞠躬,表达对爷爷的哀思和敬意,站在那里,我体会到缅怀先辈,悼念死者,激励后代的真情感受,从内心深处默默底语,“爷爷,伟伟看你来了”,去追忆昔曰相濡以沫的日子,许许多多的往事和话语伴随着童年的欢声笑语便从清明中飘然而至,令人悲痛万分,感激涕零,使我切身感受到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情感。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向已故的亲人表达哀思,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来到郊外公墓的爷爷墓碑前,站在那里,让思绪随风而来,让思绪随风而去,我的思绪如云飘飞,我的哀思如潮水涌来,从心底深处涌动着无垠的哀思。96年清明节,爷爷的骨灰盒迁移到故乡郊外的公墓里,了却了爷爷生前叶落归根的心愿。

  现在我想:一个人一生风风雨雨几十年,作为后代,就要向爷爷生前那样,生,要生得快快乐乐、堂堂正正,死,要死得其所、死而无憾。爷爷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熟悉的身影和谆谆的教诲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灵中。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的老叔⊙嬉水⊙父亲的花生⊙永远的怀念⊙皖西学院河畔诗社社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