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叔

  季传军

  老叔去世已两年多了,一直很想写篇纪念文章,却常常不知从何入手,以至于一拖再拖。

  老叔是个可怜的人。在他三岁的时候,爹爹奶奶相继去世,在瓦埠湖畔的老家跟着父亲和二叔,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人年代。一天,父亲从河堤上回来,看到老叔蜷缩在家里的破床上,骨瘦如柴,已饿得奄奄一息。父亲赶快弄来米汤把他救活。一个5、6岁的孩子无人照料,在那个粮食十分匮乏,许多青壮年都饿死的年代,他是捡了一条小命。

  后来,老叔跟着父亲兄妹四人,像讨饭一样,来到现在的村子,投奔他们的舅舅,一家四口挤在一间磨屋里。几年后,父亲和二叔一起盖了三间低矮的草坯房。父亲成家后,老叔一直与二叔生活在一起。

  老叔去世的时候,身边只有父亲一人。父亲常说,老叔是他救活的,也是他送走的。当我和妻子从六安赶回去的时候,老叔已经咽气,身体蜷缩得就像一块干柴棒,灯油耗尽,十分凄惨。

  丧事是在家办厂的二弟操办的,也十分简单,有不少至亲都没有到场,现在想起,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

  老叔是个聪明的人。他从小比较贪玩,不愿读书,只上了一年学,认不了几个字,字却写得很工整。老叔一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缺少父母的管教和照顾。父亲成家后,家庭负担很重,没有能力照顾他。二叔有几年常年在外地做农业技术员。姑姑也已经出嫁,自顾不暇。人们常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话一点不假。老叔何尝不是荒野的小草,风吹雨打,自生自灭呢?

  在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老叔硬是顽强地生存下来。包产到户后,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和人合伙干了几年油坊。攒下钱后,在村里最早买了电视,在村后的大路旁盖了两间茅草屋,开了电视放映厅。后来,大舅帮他介绍一个凤台县的朋友,跟他后面学了制作粉皮技术,在凤台县找了老婶,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学成出师后,在淮南干了几年卖粉皮生意,和老婶每天起早贪黑,生意还好。

  老叔是个热心人。他好朋好友,虽然一直都穷,却穷大方。烧得一手好菜,来了亲朋,必倾其所有招待。农忙季节,亲朋好友缺少人手,都乐于帮忙。对我们这些侄儿侄女也不错。一年春天,我得了脑膜炎,病了几天,他给我送来一碗蜜枣。那是我当时吃过的最甜的食物。

  老叔是个可悲的人。不知何故,在淮南生意干得好好的,突然举家回到了家乡。也许是缘于他好吃懒做的劣根性吧。他早已把自己的老屋卖了,老家已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是我们家接纳了他,一家四口住在我家前面一间小土屋里。他又重操旧业,继续在街上卖粉皮,生意尚可。制作粉皮需要柴火,几个月时间,把母亲辛辛苦苦积攒的一大堆干树枝消耗殆尽。后来,为了生意方便,就在街南的菜园租了房子住了下来。

  一家四口,靠小生意,生活本来就艰辛,老叔和老婶不会安排生活,当天挣钱当天花,今朝有酒今朝醉。老叔还染上赌博恶习。后来,老叔得了风湿类的慢性病,身体大不如以前,还染上酗酒的毛病。一家人在一座窑厂住了几年,老婶在窑厂干些零工。后来,老婶看到生活实在没有指望,最后,带着小堂弟回到娘家,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有一次,我特地到窑厂看他,给他买了一些药,临走还给了几个钱。那时,他在窑厂养了不少鸡。看到一大群活蹦乱跳的已长成的鸡,我似乎看到老叔生活的希望,希望他经济上翻身后,把老婶娘俩从娘家接回来。谁想,那只是一个肥皂泡罢了。窑厂要用土,老叔把自己地上的土卖给窑厂,换几个钱勉强度日。

  2008年冬天,江淮大地下了一场罕见的暴雪。我回家上年坟,踏着膝盖深的雪去看望老叔。彼时,他和堂弟寄居在村里的一个抽水机房里,家徒四壁,多处透风。屋里一张小方桌,两把椅子,一只煤炉,床上一床破棉絮,锅碗散乱地放在地上,一个12英寸的黑白旧电视机,闪着麻花点。老叔正坐在床上看电视。我看后,鼻子一酸,掏出一些钱给他,让他买些年货。

  老叔去世的一个月前,我回老家时又去看了他,那时,他形容枯槁,走路都要扶墙。屋里有一股刺鼻气味,床前摆满空酒瓶。他告诉我,他要死了。我忍住悲伤,掏了几百块钱给他。见到堂弟,又交代他赶快送老叔到医院治疗。那时,堂弟在二弟不远处的服装厂打工,已经结婚,给他生了一个胖孙子,还不满周岁。

  老叔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不愿进食,靠酒延续生命。我最后给他的那点钱,本想让他买些营养品,我想,他一定都买了酒。

  老叔是个苦命的人。他的苦命,首先缘于没有享得到父爱母爱,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其次,是他自身问题。有人说,苦命的孩子早当家。他不缺少聪明才智,缺少的是自尊自强。老叔大半生穷困潦倒,中年后又疾病缠身,他只活了64岁。对他来说,死,也许是一种解脱。

  老叔去世后,按照身前遗愿,把他的骨灰埋在奶奶坟头旁边。身前没有得到母爱,死后可以与母亲长相厮守了。

  清明节来临之际,以此小文悼念老叔。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的老叔⊙嬉水⊙父亲的花生⊙永远的怀念⊙皖西学院河畔诗社社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