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菊莲




“妈妈,你看,这片桃林全是含苞待放,而那片几乎全部盛开。”这个周末,和孩子翘课去金安区脆桃园看桃花,穿行于粉色或紫色的花海中,孩子被眼前的春天桃林景色所吸引,不时发出感叹。
连着几个周末,孩子除去作业,就是各个兴趣班跑。这样的季节,听说城市周边园子里、山头上的桃花开得正好,心痒痒,想去山上看花。
我们准备翘课,请假停了上午的美术、下午的跆拳道课,然后计划找一处较近的桃林。春天美好但稍纵即逝,课堂虽精彩,比不得这样宝贵的春光。
女儿很兴奋,虽然只是短途的旅行与观光,却被她赋予了满满的仪式感:旅行包、热水瓶、小零食,拍摄用的手机以及全套的充电设备……
拍照留念,是我多年来养成的“职业病”,特别是春天,朵朵绽放的桃花,加上远处的蓝天白云,总让人情不自禁按下快门,这时如果女儿在镜头里,拍照的灵感更是增加了几分。为了配合画面,临时为女儿搭配了一套桃花般淡紫色的上衣,下面配上牛仔裤和小白鞋。
赶上周末,去金安区中店乡的金安脆桃园迎来了一波观花旺季,大人带着小孩,儿子搀着老母,年轻的情侣穿着色彩明艳的服饰,穿行在粉色或玫红色的桃花海里,形成了一道道春景。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时间过得很快,进了桃园,看见满树的桃花,才觉真是四季更替、春天又至。恍惚间,女儿已经长成了一位11岁的小少女,而我,也已步入不惑之年。倒是这桃花,年年芳菲,到春展新姿。
江淮果岭上,十万亩桃林绵延,一望无垠,满目芳华。女儿拿起相机,对着花朵找角度拍照。春风拂过,吹乱了她额前的头发。“别动,就这样看着我!”几株正含苞待放的桃花后方,盛开着大片的怒放的桃花,远处是起伏的油菜花,女儿手提相机,微微转身,双目含笑朝我走来,这样的景色,让我夸张得来了几个几连拍。每年的春日,我的相册里都保存有孩子和各种花的合影,那是一段段美好时光的记录。如今翻开这些照片,眼前浮现的都是孩子的欢声笑语和天真的模样。
想起自幼在农村长大的自己,那会儿上学放学都要经过成片的油菜地或桃树林,童年没有留下任何影相,却总能想起那些个春日的清晨或午后的某个场景,小伙伴们在那里肆意奔跑,周末一起放牛、挖野菜……那是童年的记忆,里面有春天的味道。
“妈妈,你觉得这些含苞待放的桃花好看,还是全部盛开的好看?”女儿一边学着大人的样子给桃花拍照,一边问我。“各有各的美吧,有诗云: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也有诗云: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说的正是桃花不同形态的美。”女儿听后冲我做了个鬼脸:您那说的不就正是我吗?行走在桃花林里,母女俩天马行空地闲聊。不觉间,已经拍下好几组照片。女儿这套淡紫色的夹克穿得应景,和桃林背景相融相衬,每张照片的色调都很出彩呢!
“等到桃子成熟的季节,我们可以过来摘桃子吃吗?”快出桃园时,女儿问我。当然,几个月后,这里将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春天,这里举办桃花节,到了六月份前后丰收的季节,这里还将举办脆桃展评大赛,那将是另外一幅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