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发的美丽“乡愁”

  本报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王娟球

  新柳拂风,鸟语花香,开门就是花园,如今的裕安区江家店镇华祖村永裕中心村如同景区一样。谁能想到3年前的永裕,道路泥泞,村集体经济落后,人均收入仅仅6000元。

  “我有干劲、有资金,我不想老家一直这样落后下去。”刘永发说。说干就干,这一干就是4年,现在华祖村永裕中心村被称为“省级绿色生态特色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文明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永裕带头人刘永发获得“六安好人”“六安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家住江家店镇华祖村永裕中心村的刘永发外出创业有成,2015年带着资金回来了,正好那一年也是华祖村永裕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关键的一年,政府招标高标准的村庄发展规划为永裕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保障。

  刘永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村里没有一个垃圾桶,村民的生活垃圾都是倒在房屋后面的角落里,卫生环境很槽糕,很多想来投资的人,看到这样的环境,都摇摇头走了,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后,家家户户都配上了垃圾桶,但是一开始大家还是不愿意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后来村民理事会就想了很多办法,安排监督员巡视,村民大会宣传,悬挂横幅,开展“五比五好”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慢慢的,村容村貌一天天整洁起来。年底镇上环境卫生评比,谁都没想到,最落后的永裕,竟然逆袭成为全镇第一!

  美丽乡村建设要避免落入“千村一面”的窘境,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刘永发说:对于我们这些早些年在外打拼的一代人来说,乡愁始终是萦绕在我们心头的一缕情怀,儿时的家始终是寄托着乡思的梦幻家园。美丽乡村的打造不能是高楼的建设,更不能是喧闹的叠加,杏花春雨、小桥流水、渔舟唱晚,才是乡村的本色,让人向往。在永裕中心村刚开始规划的时候,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现场简直炸开了花,大家都对修路这件事没有异议,但是修一条什么样的路,大伙意见又不一样了,村民们都说修水泥路就好了,只要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行了,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永裕要修就修一条与别人不一样的路,为了说服大家,我还特地带十几位村民代表到江浙那边看别人家乡村的道路,庆幸的是,大家都被我说服了,最后政府出资200余万元修路,村民每家每户出1000元建设资金,我本人拿出100多万元资金,在永裕境内修一条四通八达的柏油路,路的两边种上花草树木,站在永裕的中心,能感受到“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景、冬有趣”的美丽之景,修建“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打通农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现在永裕村村民更加有劲头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了。为了弥补村民精神文化之钙,刘永发还主动修建文化大舞台,每年都举办农民自己的春节晚会,极大丰富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如今永裕村发展活力愈加彰显,人力愈加兴盛,基础愈加夯实,永裕村犹如“聚宝盆”一样,吸引着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之前经常有记者带着无人机来我们这航拍,一开始村民都很好奇,一听到轰轰的声音大家都跑出来看,现在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每次接待来访的游客以及参观学习的同仁,听到大家夸我们永裕的洋房有特色,我内心总是窃喜的,说到我们永裕的建筑风格,从一开始我们就花心思研究的,聘请了合肥专业的设计团队打磨成型,房子属徽派风格,建筑材质都是采用保温型材料,房子冬暖夏凉,而且雨天基本不用借助排水设施,雨水自动储备,以供平时的草木灌溉,我们有自成一系的水循环灌溉系统,实现地上地下双循环双赢。总共建设安居房131套,总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3600万元,实现了家家有屋顶光伏发电、户户有微田园。”刘永发说,永裕的建设就是坚持古色古香,房屋建设如此,惠民利民更是如此,永裕实行红利共享机制,村里拿出155万元,按逐年加倍的方式,连续5年派发红利;对中心村内60周岁以上老人,参照国家农保标准按月发放生活补助。永裕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每年召开表彰大会,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新风尚引领时尚的潮流。

  村庄下一步怎么发展?刘永发结合永裕村的实际,建生态水稻种植基地,聘请专业团队,成立“永裕农村水利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遵循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了封闭式的管理品质管理体系和标准,从水稻栽培环境的选择、种植技术、储藏、运输、加工、指导产品销售,全产业链实现了安全控制。同时,政府牵头,节水减排、智能化物联网、信息化田间工程落户永裕水利,平均近8米落差50万立方米土方工程原始土壤全覆盖,确保了产品的优质。刘永发说:“我们产出的的天协一号大米,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稻米品质高于大多数市场品种,销量供不应求”。随着水稻基地的扩展,永裕的村民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刘永发细细一算:全村6000亩流转土地,参加土地流转500户,平均每户每年租金6000余元;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合作社每年吸引百余人就业,随着高标准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后期将会带动村民就业创业;永裕的发展前景,让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希望,很多年轻人也趁着乡村振兴的大潮流回乡创业,目前,村里已经有好几位年轻人办起了农家乐,十几户村民将房屋改成民宿,收入途径更加多元化。美丽乡村建设给永裕村的经济带来美丽蝶变。

  刘永发说,党和国家实施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回乡发展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我由衷地感谢!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刘永发的美丽“乡愁”⊙给社会刻下美丽的印记——巾帼志愿服务风采录⊙凝聚新时代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