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搭台” 中非科技合作亮点多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 董瑞丰)筛选优质农作物、编写植物志、防沙治沙、反盗猎……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针对非洲的一些特点和难点,近年来开展具有科技含量的基础性合作研究,推动了中非共同绿色发展,促进中非友谊向深度发展。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中-非中心主任王青锋介绍,在农业发展方面,中-非中心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苏丹等国开展了优质农作物试验性种植,成功筛选出适合肯尼亚种植条件的杂交水稻品种3个;在肯尼亚建设标准化葡萄栽培示范基地,实现了葡萄的本地化种植与生产;在肯尼亚、南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完成了甜高粱示范种植和优良品种筛选,增产30%以上。

  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可持续利用方面,中-非中心科学家深入野外,挑战极限,与肯尼亚科学家共同编研首本《肯尼亚植物志》;建设肯尼亚药用植物园,合作研发的部分药用动植物天然产物的开发利用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与非方联合建设非洲空间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利用现代化遥感信息技术为肯尼亚土地利用和生态环保规划提供基础科学数据;开展东非水资源环境调查和西非防沙治沙综合防护体系建设,为绿色非洲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

  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向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提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反盗猎综合装备系统,为犀牛和大象等动物的保护配备“千里眼,顺风耳”。

  据了解,中-非中心是我国援助肯尼亚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机构,于2013年5月正式成立,其建设和发展受到中非双方的高度重视。

  该中心现已建成以肯尼亚为基地,辐射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的东非合作网络平台,与10多个非洲国家近20家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生命的礼赞——江苏响水爆炸40小时后救出一名幸存者⊙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响水“3·21”爆炸事故已有59名伤员出院⊙中国救援队赴莫桑比克实施国际救援⊙中科院“搭台” 中非科技合作亮点多⊙赋予务实合作新的时代内涵⊙无锡马拉松740名选手闯进3小时大关⊙奋斗: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