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走进霍山县磨子潭镇宋家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本报记者 汪娟 杨秀玲
作为全市首批实践站点之一,霍山县磨子潭镇宋家河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通过阵地建设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明示范提升乡村内涵
村规民约六字歌、邵氏家训家风、历代先贤亮相上墙,文明示范风景线传承历史血脉;“长寿之星”“十星级文明户”“脱贫之星”孝老爱亲等事迹展示区凝聚起善美力量;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展示,体现了幸福之乡的独特魅力……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以来,宋家河村的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大为改观,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中,宋家河村在策划、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深挖当地文化底蕴内涵,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力求打造融古村寻根文化、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旅游经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在原先民俗文化馆的基础上,新建了文化礼堂、乡贤馆,以及独具本地特色的农耕文化馆,将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入其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引导群众把个人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合起来,让群众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新起点,我们整合文化礼堂、志愿服务站等各类阵地资源,面向群众开展各类弘扬文明新风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我们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经成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弘扬社会正能量,推进移风易俗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文明实践站的硬件投入,举办更多的群众活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办成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的群众文化场所。”霍山县磨子潭镇党委副书记王业平说道。
乡贤美德衍育文明新风
“我是土生土长的宋家河村人,作为家乡的一分子,我对这些年来身边的变化深有感触。我很乐意跟外来的人讲述家乡的美好,也希望通过我自己的讲述,能让党的好政策与眼前的实际结合起来,通过一种接地气的方式来推介给村民和游客。我非常愿意今后能参与文明实践站的活动,继续为大家服务,讲述、宣传我们身边的正能量。”老乡贤、宋家河小学教师匡克礼说。今年58岁的匡克礼在村里德高望重,教学之余一直热心为村里出谋划策,做群众工作。从文化礼堂的筹建到村规村训的成稿,从邻里矛盾的调解到美丽乡村规划,匡克礼始终尽心尽力为村里提出建议,热心公益事业,是名副其实的优秀志愿者、文明实践者。
记者了解到,自实践站成立以来,镇村两级协同合作,从乡贤能人、道德模范等群体中招募志愿者开展传习、实践活动,通过制订“菜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精心策划志愿服务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服务群众,让文明在基层生根发芽,让群众真正从志愿活动中有获得感,让“文明实践”直抵人心。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