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菊莲
近年来,随着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商已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土特产品要出山,要搭载电商的快车道,这就需要一批懂经营、有技术、能及时掌握农业信息的电商人才的参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以农产品为纽带,生产、交易、流通和金融能农业产业要素一体化的“订单式”产销模式,真正实现农特产品“按需定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里人对绿色农特产品的稀罕度与日俱增,农特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只是多年来苦于市场衔接不顺,渠道不通,导致一些优质深山农特产品出不了山。而从近几年我市各地电商扶贫发展模式可以看到,那些扎根深山的本土电商人才在推进农特产品出山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我市金寨县“三个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自从成立以来,已经实现年产值近亿元的业绩,在该公司的运营下,金寨县来自千家万户的农特产品插上了翅膀,走进城市餐桌甚至走出国门。而该公司的带头人正是当地一位精通电子技术和市场营销的本土农民。当下农村电子商务要实现快速发展,正大量需要这样的人才。
的确,当前农村人口结构、规模参差不齐,一些农村物流建设相对滞后,而电子商务平台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农村信息网络不够完善,电子商务下乡后的服务难以保障等方面的不足,给广大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商业活动带来了诸多障碍,常常会出现因信息不流畅而盲目乐观大量生产,导致农产品过剩,供大于求导致滞销问题的出现。
农村商务快速布局、高速增长的同时,电商人才的缺口正在不断扩大,并对农村电商的发展产生了日益凸显的桎梏作用。“引进”和“培养”电商人才成为当前解决电商人才难题的突破口,加大力度对农村地区进行电商专业化人才培训,尽快补齐短板,要致力培养一批新农民,他们既了解农村,了解农业,同时还要懂市场、会经营,能及时掌握农业信息、国家政策、市场供需行情,在思想观念、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上予以全面提升,引导他们参与农村脱贫攻坚与个人发展相互结合与促进,最终通过电商平台与城市资源互换,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