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卢士学 记者
宋金婷)近期,市二院骨一科成功开展一项生物力学基础实验研究,该实验由骨一科卢士学医师主持,主任医师李俊、副主任医师沙玉山指导,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7级3名学生参与实验。
此项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方式锉臼重建髋臼,髋臼假体植入后稳定性测量,进一步认识人工全髋关节的稳定性。实验获得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实验小组通过前期相关知识学习、实验室改造、解剖标本制作、实验室物品准备等步骤,采用不同锉臼方法成型髋臼的方式,使用力学测量仪,测量髋臼假体的抗旋转扭力,抗拔出力。实验得出,在同等骨质条件下,半球形臼杯假体在同心圆形重建髋臼后髋臼假体更稳定,同时在非顺序锉臼重建的髋臼窝中,假体植入后稳定性更强。非顺序锉臼重建方法重建髋臼手术策略简单、可行。在假体植入不稳定时使用可增加其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通过此次骨科生物力学研究,培养了相关技术人员,提升了医院的科研水平,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骨科生物力学研究实验室的成立填补了六安市骨科生物力学研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