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花苞”待绽放——省暨六安市“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项目落实会见闻
本报记者 王元军
3月13日,金寨县铁冲乡乡政府会议室里,省市县工会系统组织的省暨六安市“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项目落实会上,滁菊种植和香菇种植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脱贫“花苞”稍加时日,即将在这个小山乡中绽放。劳模们带来的,是贫困户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今天既然来了,等落实会开完,我就去选地,地块选择、提供优质苗、技术指导、产品回收这些问题都交给我了。”会上,来自滁州市的滁菊研究所所长、劳模龚建国在通过和与会人员讨论、研究后,当即决定在铁冲乡流转土地40亩,挑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10-20户种植发展滁菊种植基地项目,使每亩地的收益提高到5000元以上,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滁菊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菊之首。滁菊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离不开劳模龚建国的辛勤努力。在2月底举行的安徽省暨六安市“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启动仪式上,当时龚建国就表示,他将在铁冲乡实地考察,在这里建设滁菊种植基地,与当地进行结对帮扶,全程负责滁菊种植技术服务,并按协议价收购。
据了解,此次全省工会系统组织开展的“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是突出工会特色的一项扶贫新举措,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劳动模范示范引领作用的一次实践活动,劳模在开展扶贫活动中,各级工会将督促劳模落实有关责任。
来自肥西县,有着“蘑菇大王”之称的劳模丁伦保,此次在项目落实会上,在听取了铁冲乡香菇产业扶贫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汉青对香菇种植的模式、产量、采用的菌种等情况的介绍后,针对铁冲乡香菇种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经过与会人员讨论后商定,在铁冲乡无偿开展两期香菇管理和技术培训班,为铁冲乡香菇扶贫服务中心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和生产标准,不定期无偿到铁冲乡提供技术指导并提供有价值的香菇产品市场信息,并提供有价值的政府项目,配合地方政府积极争取并编制项目建议书。丁伦保在会上表示:“大棚改造后,一个贫困户管理两个大棚,让贫困户种植周期短、产量高、价格适中的香菇,两个棚大约3000棒左右,收益可达到1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