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春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喝点酒是常有的事。俗话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身。因此,不仅是节庆,连平日喝酒也要适量。
酒是国人表达感情的一种重要载体,是人们交往的工具,是密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迎来送往,加深了解,推杯交盏已成礼节和习俗。“无酒不成席”是特有的中国酒文化。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喝酒已超出本意,演变成衡量双方感情投入多少和交情深浅的砝码,种种劝酒逼酒陋习随之而生。而且还出现了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等劝酒逼酒的顺口溜。
现实之中,醉酒者呕吐不止,跌倒昏睡,丑态百出,伤害身体不说,更有的人酒后驾车受到法律的制裁。
为什么一些人一喝酒就过量?原因主要有:一是热情待客说。酒是由粮食酿造的,是上等食品。在人际交往中,主人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请客人享用,是人类善良本性的真实流露,便把频频劝酒当成热情待客的方式,千百年来已成习俗。二是联络感情说。俗话说,酒越喝越厚,钱越赌越薄。有人有求于他人或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平时无以为媒,便借觥筹交错、相互劝酒之机加深感情,为以后的交往打好基础。三是媚俗从众说。朋友敬酒不喝会伤感情;生意伙伴敬酒不喝会丢订单;不熟悉的人敬酒不喝会丢面子。总之,谁都不愿因为喝酒得罪人,破这个规矩。四是好强逞能说。受“把酒论英雄”这种封建意识的影响,一些人以“海量”自夸,把酒场变战场,以把别人灌倒为荣。五是借酒浇愁说。人生受打击,心情郁闷,婚恋破裂、生意赔本之时,有人总是借酒浇愁。殊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凡事要有度。喝酒当根据个人的酒量,量力而行。事实上,很少有人愿多喝酒,很多人是在被劝被逼情况下喝多的。因此,要大力倡导健康、科学、文明、高雅的酒文化,抵制劝酒逼酒等低俗的行为。劝、逼驾驶人员喝酒,就等于在培养“马路杀手”,应坚决刹住。
春节正是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过年,借酒助兴未尝不可。切不可过度喝酒,伤身不说甚至引发悲剧,影响了过年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