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敢担当 穷村大变样张正武 韩彦儒 本报记者 徐有亭
日前,记者走进霍邱县邵岗乡上郢村,这里曾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而如今的上郢村,柳树低垂、路灯明亮、道路通庄.....该村2017年被评为六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成为蓼西大地文明生态家园的一颗明珠。一个后进村为何变化如此之大?“有了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带头,咱村才变了样。”村民张见良告诉记者。
上郢村由两个小村合并,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村“两委”班子成员明白要想帮助村民摆脱贫困致富奔小康,单靠他们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还是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好全村党员这支“拳头”队伍。
“把群众的困难当做我们自己的事”。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上郢村长期以来突出的问题是用水难问题,该村位于沣西干渠郑塔支渠末梢,属岗区与湖湾结合部,上游来水较迟,又无法提水,是全县水稻栽插最迟的村,全村没有深水当家塘等,群众只好等水耕种。为此,村里决定成立一支由党员干部牵头,村民自愿参加的挖塘筑坝突击队。统一思想后,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实行捐资筹资、投劳出工的方法,利用机械施工,先后挖掘了46口深水当家塘,修筑6处拦水坝,彻底解决了全村的农业灌溉和畜禽用水。
治村必须敢闯新路。由于粮食价格下滑,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将搁荒地统一流转给发展产业能人,种植速生林和次生林,倡导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经果林生产。为抓住最佳植树季节,村党支部把工程任务分解到党小组,做到组组有工程,党员个个有任务。并划拨了20亩育苗田作为党员科技实验田。当年,他们共发展农田林网800亩,成片药材林500亩,随后村民纷纷加入进来,上郢村掀起了种植经果林热潮。
与此同时,该村抢抓S343快速通道绿色长廊实施机遇,扩大苗圃规模,并发动全体党员开展老宅基还耕活动,结合空心村庄治理和土地增减挂项目,实行“一户一宅”,把空宅水沟填平整治,平整土地170亩。解决了组与组、户与户之间分配不均的现象,多余的土地回收集体。5年来,上郢村建设的林果基地,仅此一项全村增加收入1100万元。巨大的环境和经济转变,让上郢村群众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一行从该村脱贫攻坚任务墙报上看到,今年底上郢村仍有47户9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要实现脱贫。为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摘帽任务,村党支部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来抓,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主动作为,实行党员联帮工程,采取“一帮一、多帮一”形式,切实把帮扶责任扛起来。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做到稳定脱贫,没有脱贫的“一张蓝图帮到底”确保扶贫不断线、攻坚不松劲、标准不下降,直到稳定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