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园区的创新“突围”

  (上接一版)

  科技创新必须需要人才作强有力的支撑。为此,该园区大力实施引智安商战略,积极扶持和推进高迪院士工作站、中宝建材实验室建设进度,加快双创中心建设力度,推进中科院集化众智创赢未来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早日落地;巩固皖翔电力、天通电子等企业与安大、合工大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成果,积极对接园区企业与大院大校合作。同时,制定契合六安高新区实际的人才引进奖励激励机制和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政策,引导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特别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认真落实在住房租赁补贴、安家补贴、生活补贴、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一串串闪光的数字,展现了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强劲发展的势头。截至目前,该园区已完成建成区2平方公里,共建成16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械制造与加工、轻工服装、农产品深加工和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努力提升财政服务和保障水平⊙市领导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持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传统工业园区的创新“突围”⊙党员敢担当 穷村大变样张正武 韩彦儒 本报记者 徐有亭⊙首枚“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发行⊙全民植树既要讲义务又要讲业务⊙舒城公开宣判一起恶势力团伙案件⊙新城控股 荣耀六安六安吾悦广场奠基仪式圆满落幕⊙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