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鸡”遇奔富路

  邱璇

  傍晚,61岁的徐修正刚从鸡圈出来。穷困半辈子的他,去年变得勤快起来,不仅成了村里的养鸡大户,还是脱贫榜样。

  “去年我养了220只芦花鸡,年底赚了三千多元钱,今年又养了这么多小鸡!”徐修正指着鸡圈里正在吃食的小鸡说。看着小鸡似乎又长大了一些,他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徐修正家住舒城县张母桥镇长冲村,因为没技术,生活曾经极度贫困,是个一穷二白的“糟老头”。后来,他老婆查出患有癌症,为了治病,整个家庭快被压垮了。

  “前两年他家里十几亩地撂荒,庭院里的杂草都能绊脚。”徐修正的邻居十分了解他家的情况。听了这话,徐修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低头说:“那时就觉得生活没有希望,干脆躺倒不干了。”

  改变徐修正命运的是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2014年年底,他家因病致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俊生是长冲村干部,得知徐修正贫困原因后,决定首先扶起他的志气。

  “老徐很聪明很勤快,一点就通。”高俊生说,扶贫政策出来后,当得知发展产业有补贴,徐修正发展了好几种产业;了解到他妻子治病有困难,扶贫干部帮忙联系医院治病;扶贫工作人员还把家中的旧家电送给徐修正用。有时间,扶贫干部就和他聊天谈心,教育他穷不要紧,现在有政策,只要自己勤快点就能富。

  现在,借着产业扶贫的好政策,徐修正在家里养起了鸡。本就会农村土孵化办法的他,更是引进了芦花鸡、本地土鸡等品种进行孵化养殖,天然饲料喂养、放养形式让这些鸡销路一下打开,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老徐养的鸡不仅卖了钱,还可以获得产业扶持补贴。在得知种植优质农作物也可以申报产业扶持后,他种了好几亩玉米,这样玉米可以用来喂鸡,种玉米的产业补贴又拿来买鸡苗,这样实现了循环发展。

  养鸡事业蒸蒸日上,老徐却不满足,他又买了猪,全部用玉米、稻麦壳等饲养,土猪肉肉质鲜美,求购者也络绎不绝。尝到了产业扶贫甜头的老徐,又先后种植了水稻、藕等农作物,日子越发红火了起来。他说,没想到自己老了还能再创业、再发家,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如今,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越过越好。去年,他家种植养殖业加在一起收入好几万元钱,收的玉米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家中,母鸡下的鸡蛋装了满满一筐,一家人都吃不过来。徐修正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肯干苦干,能改变一切。

  晚上临睡前,徐修正又来到鸡圈旁,为200多只鸡和几头猪准备早晨的饲料。“扶贫扶的是志气,我要为这个家继续努力,进一步做大产业,将来带动村里其他贫困户一起发家致富!”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把“严强转”专项行动推深做实 ⊙我市三企入选省蚕桑示范基地⊙千人桥镇扎实做好午季作物田间管理⊙联合招聘搭建就业脱贫渠道⊙停电通知⊙公告⊙抓住“鸡”遇奔富路⊙实践站里传农技⊙民警耐心规劝 在逃人员投案⊙我市今年“3·15”纪念活动丰富多彩⊙让房屋“养老金”早些告别支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