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一中 黄雅雯
它是最后一头战象。
彼时它是势不可挡的战士,与自己的好兄弟一同保卫着美丽的家乡。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我方八十多头象兵全部中弹倒下,战斗结束后,首领召集大家将阵亡的战象隆重埋葬在战地所在的江边,用烫金在石碑上刻下三个字:百象冢。而它,就是在民工搬运战象尸体时,被发现的唯一一头幸存的战象。
它已经感受到死神的召唤。它要回了它的象鞍,向供养它的全村人表达了它的不舍,所有人都以为,它要遵循象群古老的传统,到那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自行了结性命。
可它没有。它披挂着象鞍,步履缓慢地来到曾经与兄弟们并肩作战的江边,来到了百象冢。它吃力地用象牙一点点地掘着土坑,从日落西山时分直至月亮升起。半夜,它终于掘好了一个大大的土坑,然后卧在里面永远睡了下去。
“兄弟们,我来迟了。但我还是来啦!”
当我的指间滑过最后一行字时,我仿佛听见了它深情的呼唤,看到它掘坑的身影,缓慢却又坚定。作为一头战象,它没有选择到象冢里去陪伴古老的祖先,而是选择陪在曾和自己一起浴血奋战的其它战象身边。那儿,才是让它心安的地方。
此心安处是吾乡。对同胞的爱,与生死无关。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波兰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生活当中。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但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离开首都华沙前,他的老师和同学捧过一只装满波兰泥土的银杯,将它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肖邦热泪盈眶,郑重地收下了这特殊的礼物,然后离去。
肖邦来到了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18年间,他四处奔波,夜以继日地工作,既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终于,因疲劳和忧愤,肖邦肺结核复发,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他紧紧握住姐姐的手,喃喃道:“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此处安心是吾乡。对祖国的爱,与生死无关。
白居易曾道:“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对于战象来说,和战友一起出生入死,便是心安的归处;对于肖邦来说,死后能让自己的心长伴于祖国,便是心安,是因为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热爱。家乡和祖国,是每一位在外游荡的儿女呵护在心底最神圣的净土。
鲁迅先生曾道:“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而“民魂”,便是心中对祖国的坚守。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一年元旦,日本在悬挂的万国旗中唯独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吴玉章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道歉并纠正错误”的要求,否则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校方迫于压力最终道歉认错。
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吴先生这样真正将祖国放在心中的中华儿女,祖国才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无论是奔波在外的海外侨胞,还是勤勤恳恳的国内志士,都始终将“爱国”排在心中第一位。
“此心安处是吾乡”。对故土的爱,与个人境遇无关。
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正大步向中国梦迈去。而中国梦的实现,必少不了爱国精神的滋养。于国,国民的爱国精神是国家的脊梁;于民,自己的爱国精神是做人的根本,是心安的理由。
指导老师 张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