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进
3月4日,本报头版刊发了一篇新闻《小小母婴室
温情暖人心》,报道市车管所业务大厅设置母婴室,为办理业务的宝妈避免了在公共场所哺乳的尴尬,受到一致好评。让母爱不尴尬,彰显人性化关怀的同时,更提升了城市文明的细节之美。
一直以来,谈到在公共场所喂奶、换尿布等事情,许多带宝宝出行的妈妈们都觉得非常尴尬。在没有母婴室的公共场所,为了让宝宝吃上母乳,妈妈们大多是躲在角落里遮遮掩掩,非常不便。即便只是给孩子换尿布,由于没有合适的尿布台,往往很容易造成排泄物弄脏裤子的窘况。特别是这两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不少妈妈出行都是手里牵着一个、怀里抱着一个,对于母婴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小小母婴室,温情暖人心。在公共场所为母婴提供相对私密的空间,既是对妇女儿童的尊重和关爱,也是完善“全面两孩”政策配套措施的现实需要,更是城市文明、社会进步的体现。过去,由于缺乏意识,加上公共场所、空间有限,导致很多公共设施在建设规划时就没有配备母婴室。当前,我市正在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标准,政务大厅、车站、医院、公共文化场馆等地方必须设置母婴室,目前我市正在全力补齐短板,完善细节,加大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力度,为宝妈们提供更加人性化关爱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在公共场所设置母婴室只是一个开始,后期的管理与维护需要跟上,只有真正从保障母婴权益的角度提升服务,让母爱不尴尬,母婴室才能真正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