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而战

  彭泽山

  1979年2月17日,南疆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当时我在陆军第43军128师司令部当参谋,指挥所开设在我方一侧的板堪村。早晨6:40分师炮群开始向540高地的敌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30分钟后我步兵向敌发起进攻。当时指挥所里大家都沉浸在兴奋、激动、紧张而有秩序的氛围中,祈盼着我军进攻顺利,尽早解决战斗,首战告捷。我师主力经过一天激烈战斗,全歼540高地守敌——陆平独立第9营及谅山独立三连计416人。

  当时最为惨烈的是384团一连的长条山之战,因侦查敌情不准(侦查报告敌有一个加强排据守),我军以一个加强连进攻,结果敌人越打越多,实际上敌也是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凭险据守,造成一个加强连进攻敌一个加强连的不利态势。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我们一连指战员发扬敢打必胜、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英勇顽强,前赴后继,机动灵活,最后连炊事班都投入了战斗,以伤亡50多名官兵的代价,硬是全歼守敌,拿下了长条山。

  战至上午10点,第一批伤员、烈士就抬到指挥所附近的师医院救治、处理,伤员包扎救治完毕往后方转送,烈士遗体安放在小河边一块平地上,护士们用剪刀将血衣剪开,从河里打水将遗体冲洗干净后换上新的衬衣、的确良军装,再用8米白布包裹后,由工兵用卡车运到宁明县峙浪乡河边两个山头上安葬(当时挖2米长80厘米深60厘米宽的坑埋了,上边堆成圆锥型,墓前插块木板做的牌子,上面写着部队番号、烈士姓名、牺牲时间、籍贯,后来白布用完了就用2米长的塑料烈士袋包装烈士遗体,战后又将烈士遗骸迁到宁明县烈士陵园安葬)。仅2月17号当天就有60多名伤员、烈士由参战民工抬了下来,18、19号在清剿残敌过程中,又陆续有伤员、烈士抬下来。我有时陪首长抽空到战地救护现场巡视,看到此情此景时,心情无比沉重,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只要枪炮一响,敌我双方非死即伤。一个个鲜活的年青生命在瞬间逝去,走得那么急促匆忙。如今40年过去,那一幕幕场景至今仍然在我脑海里盘旋,难以忘怀。

  从战斗打响,我们也就没有休息过,白天、夜晚电报像雪片般飞来,随到随译即送,瞌睡来了抽空打个盹,尽管如此也要比后来蹲在猫耳洞里作业强多了,时常子弹上膛,打盹时眼睛还要半睁着,以防特工队偷袭。边境温差大,白天穿两件衣服即可,夜晚要穿大衣才好。17号天晴、18号转阴,19号就下起了毛毛雨,天公不作美,一到雨天,我们穿着钢板鞋(防刺鞋)在红土壤上行走,因鞋底不打弯像木板,经常打滑跌倒,后来像这样的阴雨连绵天气一直陪伴我们,阴雨天气给部队战斗行动带来很大困难。

  全体参战人员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连续作战25天,转战陆平、凉山地区,直到撤军命令下达后,部队交替掩护,边打边撤,又消灭敌一部分有生力量。全师共歼敌1611人,俘敌17人,涌现了马国明、丁化国等一批战斗英雄;我方也付出了牺牲140余人、伤400余人的代价。直到3月12号,仗打完了,天也晴了,班师回国后,我们一个个都成了“坭浆军”,跑到峙浪那条河里去洗澡,把河水洗成“黄河”了。

  回顾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使我深感和平的美好,深切悼念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是为捍卫国家和人民的至高利益而战,是为南疆的和平与安宁而战;他们用献血和生命报效了祖国,谱写了《血染的风采》。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拈花微笑⊙三月,我们去踏青⊙春雨浇开迎春花⊙望春花 ⊙为祖国而战⊙樱桃花又开⊙开窗与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