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里的“共治故事”

  新华社记者 李荣

  上海徐汇区凌云街道化工一村148号楼加装的电梯,近日正式投入使用。4楼居民顾阿姨坐了新电梯下楼,激动地说:“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再也不用为上下楼的事情犯难了。”

  化工一村148号楼建造于1990年,原为系统自管房,现为售后房,是一幢砖混结构住宅楼。全楼六层住有18户人家,将近三分之一的居民为70岁以上的老人,加装电梯已成为居民“刚需”。

  1年多之前,在楼内居民的倡议下,化工一村老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实事工程起了步。不过,一部电梯虽小,能够顺利竣工却并非易事。这其中,在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合作共治起了关键作用。

  化工一村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区,居民以华东理工大学教职工为主,居民自身素质高,议事意识、能力都比较强,加装电梯便是居民自主自愿发起、自我决定、共同参与的集体行动。在居委会的引导协调下,148号楼加装电梯自治管理小组第一时间成立。从意见征询到资金筹措再到监督管理,居民全过程参与其中。

  6楼居民钱平吉老师是最初的发起者,他认真学习了“上海市既有住房加装电梯办事指南”,得知自己住的这幢楼具备加装电梯的条件,便与居住在3楼85岁高龄的朱裕贞老师一起,共同向居委会、业委会提出加装电梯的需求。在得到“两委”的支持后,他们便开始征求楼里其他业主的意向。遇到居民有不同意见,他们不顾年老体弱、步履艰难,或是登门拜访,或是电话联系,听取意见,进行解释,终于在楼内所有业主之间达成初步共识,完成了最困难的“第一步”。

  化工一村所在的华东理工大学第一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陈绮文说:“小区的老人每天爬楼梯真的十分辛苦,加装电梯是一件利民惠民的实事,居民有需求,党支部责无旁贷。”在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齐心协力,着手对电梯公司、城市建筑设计机构和代建单位进行参观考察。专业机构多次研讨与论证了设计方案,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安全、位置、采光等问题,很好地回应了居民心中的疑虑和担忧。

  在多轮协调之后,召开了小区业主大会与楼组长大会,全面解释并说明了148号楼加装电梯的各项事宜,向全体业主正式发放了意见征询单,成功获得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街道管理办和小区居委会、物业等还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代建单位补充修改申报材料,使得前期审批流程在四个半月内全部完成。

  小小一部电梯,连接的是从一楼到顶楼的距离,温暖的更是每一户居民的心。凌云街道党工委书记朱龙霞说,城市治理创新,让居民能参与改善自己生活的条件和空间,共治带来共同的获得感。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沪上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里的“共治故事”⊙湖南探索建立课后服务机制解决“三点半”难题⊙周末民俗游⊙6日5时10分“惊蛰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部分家长患“辅导作业焦虑症”专家呼吁莫把焦虑传递给孩子⊙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防制 助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