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管理好“屏幕时间”

  毛梓铭

  这两年,有关“电子设备成瘾”的话题持续引发了社会热议。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过度沉迷手机、平板电脑使用的现象都不鲜见。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确会给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去年,“游戏成瘾”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列入精神疾病,显示出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日益增多。有论者认为,正确管理“屏幕时间”,已成为每个现代人的“必修课”。

  对很多人来说,过度使用电子设备有其无奈的一面。以现在的智能手机为例,从资讯、娱乐、社交乃至网购、支付、出行,其功能覆盖之广、应用场景之多,远超任何一件电子产品。所以,有关“电子设备成瘾”的讨论,不妨一分为二地看待。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使用是“刚需”;从身心健康的角度看,限制使用也是“刚需”。如何在这两种“刚需”之间找到平衡,正是管理“屏幕时间”的智慧所在。

  怎么管好和用好“屏幕时间”,很难有统一标准。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情况不同,对于“使用多久属合理范围”的理解,自然不会一样。如果把“屏幕时间”管理变成了硬性规定,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行。因为时间变化非人力所及,任何形式的“时间管理”,都是在相对意义上谈论,它们更多是一些有益提醒,其参考价值要大过操作的可行。因此,对管理“屏幕时间”的强调,就是希望每个人能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中,养成健康的习惯。

  一方面,可以从技术着手。如今,很多手机APP都推出了针对使用时间的统计和管理功能。一天下来,自己在手机上花去多少时间,这些时间又有怎样的分布,一目了然。在了解使用情况的基础上,人们对如何管理时间、怎么分配时间,就能心中有数。

  另一方面,更好地限制电子设备使用,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毕竟,屏幕之外才是生活栖居之处。周末闲暇之余,有越来越多的人结对成伴、三五相约,一起登山郊游、健身打球,不正是远离成瘾的最好方式吗?当现实活动变得丰富多彩,那个屏幕里的世界也就不会强烈地吸引我们。说到底,标本兼治还得靠健康生活方式。 据《广州日报》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推进全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我市成立反家庭暴力庇护中心⊙为幸福六安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创全市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我市部署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培育“带头人” 引领脱贫路——与儿街镇“三步走”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关爱听力健康⊙标本兼治管理好“屏幕时间”⊙青山乡农家书屋成脱贫致富“充电站”⊙张冲乡微智能开启简约办公新征程⊙霍山县昨起启用新版营业执照⊙四闺蜜以赌叙旧被拘留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