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
传递校园正能量
霍山中学曹运成:
“一定要找到失主!”
本报讯(吴娴)拾金不昧是一种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传承,日前,霍山中学高二(5)班曹运成同学就是这美德的传承者之一。
2月15日下午,曹运成经过县徽商银行门口时,发现一辆汽车前门下方有一小叠人民币(千余元)。他很紧张,这可怎么办?但他很快平静下来,脑海中浮现出父母和老师的教导,“失主一定很着急,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失主!”于是便在原地冒雨等待失主。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见有人来。长时间的等待无果。他只好请路人帮助他拨打110电话报警,并通过附近监控摄像寻找到焦急的失主。
事后,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曹运成不好意思地说:“当时捡到钱也没多想,只是觉得丢东西的人肯定会很着急的,就站那想办法怎么才能联系到失主,把东西还给人家。平时生活,政府和学校已经对我家很照顾了,我更应该拾金不昧。”
曹运成是一个善良、勤奋的少年。母亲有残疾,家里依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生活,是低保户,平日花销非常节俭。面对从天而降的钱财,他不为所动,等待失主,更以自己的行动,传递校园正能量。
六安一中东校江声祥:
“这是我应该做的!”
本报讯
2月26日上午,六安一中东校区高三(10)班学生江声祥像往常一样在操场训练。在跑道上,他发现了一个红纸包,当时,江声祥以为是废纸,想随手捡起来丢进垃圾桶。
可没想到的是,他捡起来时感觉“有点厚”,打开一看,竟有厚厚一沓百元人民币,还有一张身份证。
江声祥说:“当时,我数了一下,一共有2700元钱。我的第一反应是,同学不小心把学费弄丢了吧,该有多着急啊!”
江声祥没有等到来操场寻失物的同学,就把现金和身份证交给了体育老师时磊。于是,时老师带着江声祥去学校广播室找失主。
不一会儿,失主找到了。从江声祥手中接过2700元现金和身份证后,那位同学连声道谢。
江声祥拾金不昧的消息传开,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夸赞,他却有些腼腆地说:“捡到现金物归原主,这是我应该做的。换成别人,也会这么做!”
班主任扈晓东老师也为江声祥点赞!“江声祥是我们班的班干部,是个热心肠的孩子,经常辅助老师做好班级管理、服务方面的工作。他和同学相处得很友好,而且非常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