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马艳的第一份工作转正了

  新华社记者 马莎

  结束了三个多月的试用期,二十出头的马艳人生第一份工作转正了。转正后,不仅工资会比试用期的1500元高,优绩优酬的工作制度,也让她和同事们的工作态度从“等着干”变成“抢着干”。

  一场春雪过后的早晨格外寒冷,起床吃过早餐后,马艳穿上工作服,步行到离家大约300米的扶贫车间上班。马艳是这里一名加工羊毛衫的技术工人,与她一起在这里工作的同事们都是村里的留守妇女。“从前羡慕上班族朝九晚五的生活,现在我们也是这样,新鲜又幸福。”

  马艳的家乡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部,属于深度贫困县,在这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像马艳一样的留守妇女。2018年10月,为解决贫困户特别是留守妇女就近就业的问题,临夏州开始推进扶贫车间的建设,马艳的工作地点大树乡大树村扶贫车间成为东乡县第一个投入运行的共青团扶贫车间。

  共青团临夏州委书记范红梅介绍,扶贫车间建在村头,为广大贫困群众搭建了就业平台,充分挖掘了农村人口红利,让农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变身“产业工人”,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我们一方面积极争取厦门东西协作援建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联系优秀青年企业家,组织他们到扶贫车间来考察观摩,号召他们参与建设扶贫车间。”“企业投入设备,提供原料,负责培训、加工、生产和回收。”甘肃大创企业管理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涛表示,羊毛衫产品是外贸订单,保证了货源的稳定,并且没有淡旺季。“工人使用‘计件制’计算方式,产生工资收入。”

  如今,马艳所在的扶贫车间所有员工都已经转正,多劳多得的奖励机制让她们干劲十足。范红梅表示,如今,扶贫车间里很少看到妇女们唠家常、说闲话,“她们穿针引线、埋头苦干,用一针一线改变着生活的面貌,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家里七口人,以前全靠丈夫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我在家照顾公婆、带孩子,现在我也能靠自己赚钱贴补家用,我很高兴。”马艳坦言,这份工作不仅为她带来了收入和体面,作为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新希望。“现在我也有了梦想和目标,我要努力干,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据悉,2018年,甘肃省兴办扶贫车间754个,吸纳就业4.9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62万人,同时为41.5万人提供了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使群众获得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并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7万个。“未来在做好引导工作的同时,我们要监督企业做好科学管理,在建设及运行上不放松任何一个环节,真正让扶贫车间在贫困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切切实实成为贫困群众的致富车间。”范红梅说。

 

 选择年月
<2019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从“火起来”到“活起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相关负责人解读春节“博物馆热”现象⊙河北武强:农技指导助春耕⊙宁夏将建立医疗卫生行业黑名单制度⊙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贫困户马艳的第一份工作转正了⊙京沪高铁公司启动A股上市工作⊙脱贫路上的“保险锁”⊙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