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4日,地处大别山区的金寨县油坊店乡10个行政村500多农民自发组成44支代表队参加“油马花鼓伞”民俗复兴展演比赛,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
据了解,“油马花鼓伞”由凤阳花鼓灯演化而来,融合了舞龙、舞狮、挑花篮、划旱船、抓蛤蜊、花鼓伞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并配以内容积极向上的乡音小调。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油马花鼓伞”艺术逐渐衰落。2018年,油坊店乡以“文化活乡”为重点,鼓励各村组建民俗文化表演队伍,挖掘、复兴当地即将消失的民俗节目,打造乡村特色民俗文化品牌,为乡村振兴奠定文化基础。
1:2月24日,金寨县油坊店乡西莲村的村民在表演花鼓伞。
2:2月24日,金寨县油坊店乡东莲村的村民在舞龙。
3:2月24日,金寨县油坊店乡东莲村的村民唱着小调划旱船。
4:2月24日,金寨县油坊店乡龚冲村小学的小学生在表演挑花篮。
5:茶乡百姓在观看民俗表演。 本报记者 陈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