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传军)去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结构向好”的发展态势,各项指标完成较好。2018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4%,超年度目标任务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创近4年最好水平。
去年,全市主导产业成长壮大,产业集中度不断增强,6大主导产业占全部工业总量达65%。其中,首位产业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4%,高于全部规模工业2.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8.8%,占比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合六叶经济走廊已集聚企业371家,走廊沿线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12.0%,拉动全市工业经济4.6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4.5%。
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加快,发展后劲持续增加。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全市去年新增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4家、安徽工业精品8项、省级新产品25项;新增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6家、省智能工厂2家、省数字化车间6家、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项,实现“机器换人”538台;新增省绿色工厂5家,6家企业及30项产品、技术等入选2018年度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推介目录;新增省工业设计中心3家;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调转促步伐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