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7/8   
 
诗与画

  高 度

照片20日七版1.jpg

  摄影 流冰 配诗 陈伟

  春夏秋冬

  岁月的季节

  一层层叠起,好高好高

  黑丝银发

  人生的颜色

  一岁岁过去,太快太快

  此刻

  哪在乎蛋糕的高度

  身边的儿孙

  从一根筷子的长度

  一步步走进芳华

  忆江南·贺新春

  蔡耀暄

  新年好,佳节古今传,四面八方洋喜庆,千门万户乐团圆,能不爱新年。

  新年好,好梦绕心间,岁月催人新起点,春风策马快加鞭,能不盼新年。

  新年好,亲友互情牵,聊写红梅招喜鹊,更描绿竹报平安,能不贺新年。

  诗话元宵

  王利雪

  新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汤圆赏圆月,又称“元宵”,古时或今时都是一个全民狂欢夜。

  这一夜,大街小巷彩灯高挂,流光溢彩,人们在这一晚将延续从除夕开始的庆祝活动,并将庆祝推向狂欢的高潮。这一夜之后,中国春节年俗中的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徐徐合上帷幕,日子将恢复成它素日的模样。

  每一个从中国人的生命里穿行而过的重要日子,都会在诗词的国度里留下重重叠叠的诗句,而那些书写于“元宵”的诗句,则让这个夜晚弥漫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这一夜,一曰上元。古时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史书《旧唐书·中宗纪》:“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就记载了上元观灯的习俗,而唐代崔液的《上元夜》六首、苏轼的《上元侍宴》、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等诗词题目,体现了元宵节的名称变迁。

  这一夜,二曰元夕。元夕为元宵节的别名,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自古至今有不少以元夕为名的古诗词,如隋炀帝的《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李梦阳的《汴京元夕》、明代唐顺之的《元夕影永冰灯》、清代丘逢甲的《元夕无月》等。

  这一夜,三曰灯节。元宵放灯的习俗从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始,从宫廷流传到民间,从士族到庶民,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唐代的灯会是“上元节前后各一日”,“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时隔千年,张祜、卢照邻的这些诗句仍让我们感受到唐朝时元宵夜灯火的璀璨,人流如织的热闹非凡。

  宋代的灯会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玄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姜白石、辛弃疾、元好问的这些诗句,记录了宋元时元宵夜灯火长明里的笑语狂欢。

  这个狂欢夜里,宋朝时“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摩肩接踵之间,年轻的男女有了美丽的邂逅,所以才会有那情人的思念之苦。“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元夕》当是所有元宵诗词中,最浪漫最伤感的一首;暮年李清照回想年少时的元宵夜,“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而往事不堪回首,再逢元宵,她“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诗句中流露着晚年的几许凄凉。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无数个元宵之夜尘封在历史中,一首又一首承载着元宵之夜喜怒哀乐的古诗词经岁月的淘洗流传至今。三五之夜,明月又高悬。香车宝马,笑语盈盈。火树银花处,那灯火正明。

  年轻的男孩女孩,“且和你离芳街,步星桥,略寻徒倚,递歌声梅落侬李,响铜壶玉漏频滴”;而不复年轻的我们,团圆月下,可以“列华灯”,可以“不论相识也相邀”,可以“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共享此良辰美景。

 选择年月
<2019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闲话过年⊙雪夜的离别⊙诗与画⊙献给春节的诗寿州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