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变身”文创品

  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湖南长沙湘江边,市中心繁华地段的一家高端商场里,在众多国际大牌名品店的“包围”下,有一个显得“格格不入”的文创集市。这里展出销售的是湖南各地土特产衍生出来的文创品。

  文创集市持续一个月,元宵节是最后一天。其中,色彩鲜艳、包装精美的花瑶竹编礼盒套装,花瑶挑花图案的相机带和手机壳,还有儿童益智书《花瑶历险记》等“花瑶”文创品吸引了众多顾客驻足。

  这些商品很多来自300公里以外的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近年来,湖南大学定点帮扶隆回县,在当地推进“文创+扶贫”项目,将挑花、茶叶、米酒、富硒大米等土特产打造成文创品,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虎形山瑶族乡白水洞村是湖南大学的驻点帮扶村,海拔近1000米,常年云雾缭绕。白水洞村民奉娟花和大多数瑶族妇女一样,过着农忙时种地、农闲时挑花的传统生活。她未曾想过,一针一线绣出的作品,原本只是自己用来做裙子和衣服,现在却能够进入大城市。

  在隆回县,像奉娟花这样的瑶族居民有6000多人。当地瑶族妇女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图案,因而被称为“花瑶”。花瑶挑花的手艺世代相传,常见的图案有老鼠送亲、哪吒闹海、群虎出山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用画模板底稿,图案都在脑海中。”奉娟花说,她参与文创扶贫项目以来,做了50条挑花相机带,一条收入50元,做了挑花包装袋200多个,每个收入30元。设计师提供基本材料,她们在上面绣花纹,可以“自由创作”。

  白水洞村茶叶合作社同样完成了“华丽变身”。经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重新打造,再加上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高,茶叶价格翻了几倍。茶叶罐印有挑花图案,茶叶取名为“虎久雾语”,老车间被改造成茶文化展厅,这一切都变得有些文艺小清新。

  “如果没有创新的品牌和包装设计,我们的产品可能一直走不出大山。”茶叶合作社负责人谭德友说,自己从20多年前开始制茶,但以前根本不懂得品牌策划和推广。

  泡上一壶“虎久雾语”茶,他信心满满地说,现在打响了品牌,合作社产值由2014年的30多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200万元。预计再过3年至5年,产值能达到1000万元,从而带动更多老百姓致富。

  湖南大学驻白水洞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康添慧说,一些来自瑶乡的文创品不仅走出大山,还走进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展会。“文创+扶贫”提供了很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也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选择年月
<2019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春节雨夜肇事逃逸交警“穷追”抓获嫌疑人⊙两轿车追尾起火⊙开学第一天 交警雨中护学忙 ⊙我市上线车驾管服务网点“一键导航”⊙“债多不愁”百余条违法还逆行高速⊙土特产“变身”文创品⊙上海海关查获案值逾2亿元走私高档手表案⊙智慧小程序方便村民办事⊙青海2018年行政处罚261家环境违法企业⊙广西推广实名制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安徽提出脱贫攻坚20项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