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元宵节“闹”出更多文化味

  程传军

  唱大戏、猜灯谜、扎花灯、赏民俗、吃元宵……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即将到来。连日来,在皋城的大街小巷、街道社区、商场楼宇,经常看到欢庆元宵佳节的民俗活动,大家都在欢天喜地闹元宵,承载着人们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愿望。透过热闹非凡的场景,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

  正月十五元宵节,与其他传统节日的过法稍有不同的是,过元宵节被称作“闹元宵”。一个“闹”字把元宵节的狂欢气氛表达得极为生动。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最有效的载体,张灯结彩闹元宵体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让博大精深的元宵文化得以丰富展示。

  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文化价值取向多元,一些外来文化的侵扰加剧,致使部分传统的节俗文化近年来渐被国人冷落。从而让一些人对元宵节的理解出现了偏颇,多局限在元宵节就是吃汤圆的节日,折射这一文化传承存在不足之处。当下的元宵节,我们并不缺少汤圆,而是需要更多的“文化节礼”来填补节日精神空白。

  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在一个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时代,传统的民俗节日应该赋予节日更多的文化味道与色彩。人人都应当了解、传承并积极参加那些优秀的节庆民俗文化活动。“闹”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民俗特征。“闹”元宵,我们不能只图个热闹,关键要“闹”出文化味来。

  闹元宵就是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们希望各地在组织开展节庆文体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好元宵这一个难得的节日,在坚守与传承中多组织一些传统文化项目,真正让元宵节闹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味。

 

 选择年月
<2019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圆梦乡村 创业正当时⊙喜迎元宵扎红灯⊙让元宵节“闹”出更多文化味⊙践行央企担当 助力脱贫攻坚——中国太平集团定点帮扶裕安区脱贫攻坚侧记⊙孙云飞在舒城霍山走访调研特殊困难群体时强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市今年计划完成营造林93.16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3.35万亩⊙金寨集中开展“法治金寨 祥和春节”法治宣传⊙今日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