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1月6日在六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2018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直面矛盾,正视问题,沉着应对,负重前行,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着力构建“一产向农村特色产业发力,二产向战新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力,三产向文化体育旅游、健康医疗养老、现代物流业发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增长8%;实现财政收入205.2亿元,增长11.5%。
农村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五大提升工程”,预计农业总产值增长3.5%。以“一谷一带”“一岭一库”为载体,谋划实施特色产业项目231个,完成投资100多亿元;六安茶谷茶产业综合产值71亿元;淠淮生态经济带特色种养业发展势头良好;江淮果岭林果种植面积45万亩;西山药库中药材种植、加工业年综合产值约20亿元。
工业经济骨骼健康发育。推进“3610”产业体系建设,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8.5%,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65%;预计技改投资增长10%,实现“机器换人”538台。大力发展战新产业,预计产值增长20%;进入省“三重一创”的“一基地、一工程、一专项”【霍山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金寨先进光伏制造工程、应流小马力航空发动机及特种装备动力应用专项】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六安明天氢能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获批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减免退企业各类税费33.8亿元。启动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建成农民工返乡创业园12个、小微企业创业基地21个,吸引28万人返乡创办企业1.6万户,“全国支持返乡创业促进脱贫攻坚现场会”在金寨县召开,创新创业的浪潮正在皖西大地上奔流涌动、焕发出勃勃生机。
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0亿元、增长12%。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425亿元、增长21.3%。成功举办第七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第四届六安茶谷开茶节;创建1个国家级、5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悠然蓝溪景区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8文化产业项目手册》;完成65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村“八个一”工程建设。全年实现农产品上行77.1亿元、增长48%。新增电子商务主体1540个,裕安区获2018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金寨大别山农产品物流园、霍山大别山电商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二)强力推进创新驱动,动能转换迈出新步伐。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海龟科技团队成功运营六安大学科技园,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备案众创空间5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工程实验室1家、科技孵化器1家;应流集团跻身首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霍山县“增材制造”成为我市首个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裕安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新认定国家级星创天地3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家。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预计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260件、增长31%。
(三)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积蓄发展后劲获得新进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预计到位内资541亿元、增长10%,直接利用外资4.9亿美元、增长12%;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41个、5亿元以上项目46个。产业基金撬动投资新模式破题开局,主投跟投市内产业项目8个。强化政银担企对接,全年新增贷款309亿元;开展“千名行长进万企”活动,缓解融资难,仅小微企业就增加融资16亿元;培育优质上市挂牌后备资源,直接融资62亿元。运用PPP模式,引导社会投资97亿元。落实“四督四保”和“五项机制”,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0个、完成投资897亿元,中科瑞华产业园、迎驾野岭产业园、第6代显示模组生产基地、明天氢能产业园、顺怡隆智能制造项目、绿色板材工业园、美盈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或加快推进。300万吨钢企重组成功,165万霍邱人民梦圆钢城指日可待。
(四)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年度战役赢得新胜利。脱贫攻坚战再战再捷。全年承办两次全国扶贫工作现场会,精心打造扶贫项目库、光伏扶贫等“六安亮点”,金寨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积极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三有一网”点位扶贫、“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新增扶贫小额贷款11.7亿元,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9万户和易地扶贫搬迁1.15万人,全面落实教育和健康脱贫政策。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投入4.3亿元改善行蓄洪区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利用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行蓄洪区土地和村庄整治。预计15.1万贫困人口脱贫、181个贫困村出列,舒城、金安、裕安3个县区有望卸掉贫困县的“紧箍咒”,开启追梦小康新航程。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组织开展“三清零、七聚焦、六强化、一提升”专项行动,狠抓环保督察检查发现问题整改。PM2.5年平均浓度创近年来最低,完成省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地表水断面及饮用水水源国考监测100%达标。深入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81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完成9条城区黑臭水体和116个入河排污口整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水资源和能源“双控”年度考核居全省优秀行列。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中,全市干部群众用“不被问责一人”的底气,展现了老区人坚韧务实、勇于胜利的豪气。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