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飘舞民安居——淮河生态经济带霍邱段发展建设侧记
张正武 赵德松 本报记者 徐有亭
淮河流千里,香飘千万家。淮河是母亲河,千百年来孕育沿淮人民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夕阳西下,记者一行沿着淮河畔的霍邱县行蓄洪区王截流乡南滩庄台到新河口段走访,一眼望不到边的临河景观带就像一条飘舞的玉带,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淮河大堤的护坡被绿色植被覆盖,郁郁葱葱。4座观景亭连着7处观光台,把沿线1000多米的景观城墙装扮的无比雄伟壮观。
“霍邱县淮河行蓄洪区示范线整治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项目总长度为19.63公里,涉及两个乡镇9个行政村,这只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县河道管理局李俊涛告诉记者。淮河霍邱县境内有城西湖、城东湖、姜唐湖三大行蓄洪区,总面积901平方公里,面积和行蓄洪量均占全省沿淮行蓄洪区总量的三分之一。
据该县水务局高级工程师武培勇介绍,淮河流经六安的县区就在霍邱县。此前,淮河生态经济带被省委、省政府确立为发展战略之一,也被纳入了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淮河主干流经霍邱县临水、周集、王截流、城西湖、临淮岗、新店和潘集七个乡镇,全长79公里。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霍邱县是受益区。这项国家级战略实施后,意味着霍邱县将搭上绿色发展的快车。
为加快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该县倾心倾力,举县而为,成立了县淮河淠河生态经济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该县淮河、淠河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加强淮河、淠河生态经济带环境治理;研究制定淮河、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扶持政策措施,争取财政资金扶持和各项优惠政策,做好项目编报,协调指导落实淮河、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工作任务。目前,该行蓄洪区已完成建设投入4.2亿元。
为抓好项目实施,该县以“三大革命”为抓手,全面实施“五化”工程,开展“五清一拆”活动,进行墙体立面改造。从城西湖杞柳基地到碉楼村庄台,从范桥镇顺河移民安置点到王截流乡军台村龙虾养殖基地,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改造墙体178万平方米,围墙1.2万米,改造厕所351座,建成污水处理设施78座,新建雨污分流水管10万米。完成渠道衬砌7万米,新建改建建筑物83座,充分体现淮畔明珠、古蓼风情等乡土文化氛围,把淮河生态沿线村庄和庄台打造成美丽家园和靓丽风景线。
合理规划行蓄洪区道路建设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重中之重。该县实施了蓄洪大堤新河口至王截流堤顶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徽莲大道路面硬化、两侧铺设路牙石,城西湖中隔堤加宽及安全护栏设置、沿线道路交通标识标牌线设置等。先期实施行蓄洪区内401公里“组组通”道路建设,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48.89万平方米。
“我们县提出大力实施‘121’四大平台建设,既‘一城、两区、一带’建设。其中‘一带’就是淮淠经济带,对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进行了具体细化。”该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苏昊说。该县出台了县乡河湖长制实施方案,设立县、乡、村三级河湖长62名,投入资金5000万元,开展巡河督查1.5万人次,下达河湖工作任务交办单90份。尤其是2018年以来,开展河道采砂集中整治行动100多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500人次,焚毁、沉没非法采砂船只180艘,拆除采砂机具460台套,查扣非法采砂船80艘、铲车6台、运砂车40辆,河湖境内非法采砂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由于加大了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设步伐,行蓄洪区群众开始向安居乐业、脱贫致富道路上迈进。目前,城西湖沿线10个庄台、3个自然村、1个居民迁建点上群众脱贫已达5603户13220人。
发展产业是沿淮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培育一乡一品、一村一特,把杞柳、菱角、芡实等优质水产品打造成产、销两旺的知名品牌,是沿淮群众的梦中期盼。在淮河生态经济带,今年全县稻田养龙虾18万亩,成立稻虾养殖合作社26个,吸纳1.4万名贫困户发展产业,每亩增收3000多元。申报“霍邱县龙虾”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成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莲藕种植基地3.5万亩。在淮河生态经济带,该县倾力打造“江淮果岭”,全县发展冬枣、黄桃、猕猴桃、黄金雪梨等经果林2.3万亩。同时,还大力推广乡土产品,朗德鹅、麻黄鸡、霍寿黑猪、皖西白鹅等地方优质特色品牌,年出栏家禽2500多万只,生猪140万头。其中,全县年养殖朗德鹅220万只,加工肥鹅肝1700吨,年产值10亿元,成为全国肥鹅肝产量第一大县。
在沿淮岸边的安徽鑫溢米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台台打米机飞快地转动着、一条条输送带高速前进着、一排排成品整齐地摆放着……几十名村民有的抬稻、有的锁边,有的包装……车间里到处是城西湖乡碉楼村村民忙碌的身影。以产业带动就业,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据该公司负责人李厚林介绍,行蓄洪区,非涝即旱,贫困户种的小麦、大豆等农作物,收益不稳定,村民积极性不高。现在公司提供给农户优质稻种,实行良种良法,产量达到,农户每亩可增收300元,公司包回收。贫困户每户3万元小额贷款放在公司里,年终按8%入股分红,30名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2400元。“俺很高兴在家门口就业,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可以照顾孩子。”今年49岁的该村村民吴师傅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在鑫溢米业看输送带,每月收入2000多元,常年在企业上班,就像是一名产业工人。
实实在在的增收和“真金白银”一样的效益,淮河生态经济带成了淮河岸边群众的安居带、产业带、观光带和富民带。“不断加强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规划协调、督促调度,量身谋划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培育扶持等项目,现已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项目92个、完成投资16亿元。”该县发改委副主任李传志说,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霍邱县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淮河生态经济带也将成为霍邱绿色发展的新高地、协调发展的新纽带、富民强县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