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产业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8年,全年粮食生产面积792.1万亩,总产345.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7.7%、5.2%,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认真落实粮食购销政策,全年收购量48万吨左右,超省下达计划10万吨。
我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调整优化结构,发展农村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去年以来,我市以“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四大平台为载体,谋划实施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项目231个,完成投资100多亿元。支持发展了一批风格迥异的主题公园、种养基地和乡村田园综合体。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2。着力开展农业对外贸易,全年农产品进出口额达1.8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加快品牌农业发展,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7件,六安瓜片荣获“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共品牌”,品牌价值达到281.61亿元。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全市已建成7个县级公共服务中心,12个物流配送中心,3000多个乡村服务站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利用“农村淘宝”“邮乐购”“邮乐小店”等电商平台和自设网点,全市新增电子商务主体600余户。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量约2900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约1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