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东明 本报记者 张静
1月28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年味也从这一天开始。小年是我国传统重大节日春节的开始和序幕,也是一个特别的提醒:该回家过年了!越来越多的人不畏路途的遥远和拥挤的人潮,想要赶在这一天前回家。
27日是周日,天气晴好,裕安区分路口镇殷家畈村在外的不少游子已陆续回到家中。李中伟和从安庆赶来的妻子也选择在这一天,送父母和两个儿子先回老家。不过他和妻子下午还得各自返回,因为还有一周的工作。
李中伟,是安徽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科员。2017年4月,他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到殷家畈村开展扶贫工作,加入驻村扶贫工作队,成为一名扶贫专干。
为了更好兼顾扶贫工作和家人生活,李中伟在2018年8月把两个年幼孩子和两位年老的父母接到殷家畈安了“新家”。在村里住了半年,李中伟一家三代已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虽然先前没透露回老家的时间,还是有邻居在汽车发动前赶来送行。“刘奶奶,我们先带两孙子回老家了,过完年再回来叙啦。”、“小丫,我们要回老家了,过完年还会来的,再找你玩。”……看到父母、大儿子与邻居、玩伴话别的温馨场景,李中伟的妻子也舒心笑了,更加认可了当初一家三代搬到村里的决定。
“带着父母孩子在村里安家,让群众看到我们扶贫工作队是真心为大家做事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也增强了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谈及当初要在村里安“新家”,李中伟很感谢家人的支持。
离开舒适家园,换个生活居所,其实并不容易。李中伟从繁华的省城合肥到贫困的乡村殷家畈,就遇上了“住不惯、吃不了、说不来”三道关。刚开始,他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李付传挤在镇政府小会议室改造成的卧室里。从小生活在皖北喜吃面食,他也并不太适应六安特色饮食“锅子”。而地域方言也让他很难听懂理解意思。自然,父母和孩子对新环境新地域也需要慢慢适应。好在善良热情的殷家畈人让李中伟一家三代少了异乡的不适感,而殷家畈的新发展新变化,也让他们多了理解和慰藉。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