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格局求变局谋破局兴茂:精耕城市20年 赋能文旅再出发

  深耕城市20载,兴茂从重庆万州起航,怀揣“保品质、讲诚信、重管理、创品牌”的初衷行稳致远。航程之中,他们创造过一个个城市建筑的经典,也见证过大江大河注视下的城市发展。

  20年锤炼,兴茂已成长为中国地产界知名品牌。如今的兴茂,不仅继续为城市而奔跑,还将为城市而转型提速——抢先布局文旅、康养等新时代新兴产业,以“责任、创新、突破、变革”为理念,提前跳脱传统产业浪潮,一跃而成新时代新变局下的文旅度假先行者。

  【创生篇】

  深耕20载责任赢未来

  1999年,兴茂集团正式诞生。不同于其他房地产开发企业,兴茂集团始终坚持在稳定中谋发展,坚持以高品质产品践行“责任兴茂,缔造和谐生活”的企业宗旨。回顾20年发展历程,2002年是兴茂集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集团战略核心转移,挥师主城市场,以体系化、规模化的开发模式,助推区域板块发展。并逐步布局物业、建筑、文旅、康养等产业,连同房产、商业形成六大核心板块产业,先后获得国家总承包一级施工资质、国家一级开发资质、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中国房地产开发百强企业、中国旅游杰出贡献“飞马奖”等数百项荣誉。

  品牌重在积累。20年蓬勃发展相伴的是兴茂集团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执着。抗震救灾,济弱扶困,捐资助学,并多次参与慈善项目、晚会。这些担当,成就和筑牢了兴茂的品牌力量。

  【跨越篇】

  注入文旅基因打造匠心景区

  文旅融合是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当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生活上过得去,而更注重追求生活上高品质,旅游进入大众化时代就是一个生动体现。

  兴茂敏锐地察觉到文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基因属性,提早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的落地破题。据了解,于2010年兴茂集团掌舵者——董事长杨茂新便决定全面实施战略转型,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远大格局,率先布局文旅、度假、康养等产业,以安徽六安为战略实验区,打造“兴茂国际旅游度假区”大型旅游品牌IP。

  变局之中,探索不止。十多年来,兴茂集团联袂国际康养机构、世界旅游研究院、著名设计师,经过不断地探索、研发,将文化、运动、旅游、度假、养生、健康等业态融合,形成以文化小镇、运动基地、康养基地、研学游基地、生态有机种养殖基地等主题业态为核心的“兴茂式”度假区,并以每2年投资50-100亿的标准,打造集康养、度假、拓展、研学、美居于一体的区域旅游集散地,致力于成为当地城市旅游名片及旅游集散中心,成为全国人们“养生度假、寓教于乐”的首选地。

  其中文化小镇传承地域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商业小镇;运动基地以高规格、高标准担纲运动健身等度假生活需求;康养基地依托原生态资源和先进的健康管理体系,打造全龄康养胜地;研学游基地围绕科普、军事、文化、礼教等多方面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提升孩子素养,助力孩子成长;生态种养植基地以生态科普乐园为核心,满足亲子采摘、农耕体验、亲近自然等田园牧歌式需求,成为众多度假人群争相打卡的目的地。

  据悉,截至目前,兴茂已成功运营兴茂悠然南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兴茂悠然蓝溪国际旅游度假区两大国家4A旅游景区,来安·兴茂国家旅游度假区、桐梓·兴茂国际旅游度假区等11座国际旅游度假区。其中,兴茂悠然南山度假区连续六年举办世界国际ITF网球公开赛,并获得了世界网联授予的“世界最美球场”称号。兴茂悠然蓝溪度假区连续多年举办“大别山(金安)国际马拉松”等大型赛事,已成为皖西区域亮丽的城市名片,成功为全国旅游度假景区开发、建设、运营塑造了对标和参考案例。

  【展望篇】

  把握当下机遇成就度假区名片

  新时代赋予新责任,新征程唤醒新担当。势如朝阳的文旅产业发展势如春潮,兴茂勇立潮头,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通过自身的矢志创新,已经提前交出了一份让业界叹服的成绩单。显然,他们抓住了先机,实现了落地,成为行业内新型旅游度假产业的先行者。

  对于未来,兴茂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各地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之下,兴茂集团将继续以国家城市集群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安徽等华东区域为战略核心区、辐射湖北等华中区域,重点布局云贵川渝等大西南区域,加快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集群区域战略规划布局,以规模化、标准化、高品质、高标准的度假区,回报政府、社会各界、旅游爱好者的信任和厚爱。他们坚信,当下所走的这段路,通向的正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诗与远方。

 

 选择年月
<2019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中央纪委公开曝光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水上花市迎新春⊙脱贫路上“90后”的别样青春⊙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塑格局求变局谋破局兴茂:精耕城市20年 赋能文旅再出发⊙⊙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