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1997年出生的储贻盛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2018年9月份上班,如今在落儿岭镇危房改造办公室上班。长在农村的他,深知贫困群众的艰难,结对帮扶贫困户后,迅速熟知各项扶贫政策,根据小徐同学家的情况,储贻盛“私人订制”了八项帮扶措施,包含:毛竹抚育3亩;贷款2万元入股古桥畈村级电站分红2000元/年;小徐同学享受“两免一补”,每学期补助500元;介绍小徐同学的爸爸到常州务工;享受低保金两人B类580元/月;代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代缴农村合作医疗220元/人;为家中满18周岁的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八项帮扶措施,合计起来今年至少可增收3万余元,这些帮扶措施,使得小徐同学家没有后顾之忧。
时间一长,小徐同学跟储贻盛熟悉起来,有时候储贻盛还会帮助小徐同学辅导作业,小徐同学亲切地喊储贻盛为“小哥哥”。
推迟婚礼的小两口
“基层工作太忙了,为了不在扶贫上掉队,我和妻子的婚礼还没办呢,以后有时间再补办吧。”1992年出生的沈忱这样说道。
沈忱在2016年考上了公务员,如今任霍山县落儿岭镇团委书记,他的妻子李钰信也是一名“90后”,是镇扶贫工作站专职信息员。两人在去年6月29日登记结婚,截至目前,由于忙于基层扶贫工作,一直没有请假办理婚礼,就更谈不上请婚假了。
“贫困户信息系统,是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的基础,是上级检查考核的重点工作,信息采集录入准确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说上户主姓名我都知道他是哪个村的,具体哪一年脱的贫。”李钰信自豪地说。
其实,几位“90后”的扶贫故事,只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的“90后”,不断地挥洒着青春汗水,绽放属于自己独有的青春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