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探索“党建+”脱贫新路子

  霍山讯(杜闯)近年来,霍山县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始终将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互利双赢。

  “党建+产业”,增强脱贫动力。注重发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积极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党群共富机制,在合作社上建立党支部(党小组),狠抓思想引导、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引导村集体把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通过租赁、参股等形式发展中药材种植、水产养殖、旅游等特色产业,鼓励农民积极流转山林、土地参与经营或务工增收,采取“多户联动、抱团取暖”的发展方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目前,全县共有78家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帮助500余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实现人均增收8000元。

  “党建+能人”,增强脱贫引力。大力实施“红色”细胞工程,开展资金帮贷、就业帮介、产品帮卖、发展帮带“四帮”活动,发挥农村党员能人传、帮、带、引作用。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创建党员示范棚、党员创业示范基地等,组织432名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农村党员大户结对6124名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采取“1+1”“1+N”帮扶模式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结合贫困户家庭资源实际传授畜牧养殖、中药材种植、农家乐经营等技能,帮助4208名贫困户掌握1个或1个以上致富技能;为1867名劳动能力不强的贫困户,介绍安排基地除草养育、乡村旅游向导、农家乐洗碗和保洁等工作解决就业问题,带动本地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党建+项目”,增强脱贫助力。坚持把群众致富需求与党建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整合资源、资金,瞄准资源优势,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培育特色产业,发挥党建项目和党建资金的“酵母”作用,激发调动党员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农村、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如磨子潭镇胡家河村将党建引领扶贫工程中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发展资金10万元投入到霍山县清茗湾生态种植家庭农场,大力发展“瓜蒌子产业”,与当地5户贫困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12户贫困户签订用工协议,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目前瓜蒌长势良好,已经开始采收,总产量有望达到5000斤,可产生经济效益2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0.8万元。

 

 选择年月
<2019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党员齐参与 扶贫添动力——我市全面推进“四联四帮”工程综述⊙舒城县 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担当作为 ⊙霍山县探索“党建+”脱贫新路子⊙金安区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示范作用⊙春节全市医疗服务“不打烊”⊙彰显榜样力量 绽放别样风采——市中医院表彰大会暨迎春联欢会侧记⊙图片新闻⊙平桥乡推进卫生健康家庭建设 ⊙狮子岗乡 扎实做好新增奖扶摸底 ⊙舒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暖心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