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的文化标杆——读胡安品先生的《雨润秋气清》

  赵阳

  元旦假期后,收到胡安品先生赠送的个人文集《雨润秋气清》,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散发着墨香,摆放在案头。

  胡安品是六安叶集人,部队转业到地方时是我们县的县委常委、副县长。我当时在县政府办公室当秘书,真正的上下级关系。一、二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交集,使我敢于人前背后狐假虎威地夸耀说,我是看着先生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由一名行政干部转变为文化大鳄的。

  胡安品从县人大常委会退休时,我们县还没有文联组织。县委、县政府想请先生牵头,挑起古城历史文化挖掘整理的重担,历史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很开心的是,我有幸能够得到先生垂青,成为其中一员。在先生的运筹下,古城历史文化丛书很快问世,填补了古城历史没有系统文化资料的空白。编辑图书的同时,先生还与一帮志同道合者奔走呼号,筹建文联,为古城建设文化强县奠定人力基础;主办“春申君论坛”,为古城融入“长三角”文化经济圈鸣锣开道;规划建设春申广场,为古城旅游增添了一道内涵丰富的独特风景线。那段峥嵘岁月,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我在2009年转岗到风景区管委会工作。时逢古城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初期,如何保护利用好古城文化资源,成为必须面对的首要议题。怎么办?经过深思熟虑,我提出聘请古城文化名人为管委会文化顾问的建议。经县有关部门研究拍板,最后选定胡安品等五人。这五名顾问,或史学考古,或书法美术,或诗词歌赋,或音律国粹……德艺双馨,各怀专长,都是古城的文化标杆。风景区内有座五株山,聘请仪式就在五株山下进行。五株山为五座山峰,我们聘请的是五位文化翘楚。我在颁发聘请书时讲话,把他们归纳为“古城五老”。大伙听了,都觉得贴切。从此,“古城五老”的称谓传散开来,成为古城文化的靓丽“名片”。从风景区管委会再转宣传文化部门工作后,与先生接触更多起来。先生是位书法家,每年的送文化下乡活动,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先生也是位诗人,不嫌我们小报简陋并无稿费,经常给我们供稿,为小报版面添彩增辉。

  对于胡安品先生文集出版,我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一是先生体裁多样,文采斐然,散文随笔、诗词歌赋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且很勤勉,每年都有大量作品问世;二是先生题材广泛,抒情真挚,咏松、咏兰、咏竹、咏菊、咏荷、咏牡丹、咏月季,咏一切美好事物;咏爱国情、咏英雄情、咏民俗情、咏翰墨情、咏家乡情、咏亲情,咏一切感人之情。在前几年出版的《胡安品诗联手札选》中,著名作家鲁彦周曾为之作序:“安品的诗作,追求古风,追求韵律,追求意境。其语言平实通畅,易懂好读。无论是写人写物还是写事写景,有叙有议,有感而发,极少空泛之言。所谓‘诗言志’,在其诗词中有着真实的坦露。”所评可谓贴切准确、一语中的。这次出版的《雨润秋气清》,分为“四海澄清”、“人生化理”、“艺林养真”、“浅吟低唱”等四章,收录先生诗文百余篇(首),约20万字,纪录了先生对世界的思考,对艺术的真知,对自然、社会、人生多方面的探索、领悟和陈述。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书中章节有三处与我有关:

  一处在“人生化理”章《文蕴苍深育新人》中,先生写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丰塘,古名芍陂,历时二千多年,古风灵润。青年作家赵阳(笔名楚人),就是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起来的,其性情爽直,勤奋善思,从水利部门而后又到政府机关工作,在较为广泛的爱好中,犹精于文学创作。他善于观察生活,探索人生真谛,经过多年历练,终于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今天有了良好的开端,要修得正果,需精进不息。”褒扬有加,加油鼓劲,催我在文学创造的道路上发奋努力,不断前进。

  另两处均在“浅吟低唱”章里。开篇就是《贺赵阳〈四季人生〉出版》:“十七度四季人生,十七载文坛耕耘。安丰塘古风灵畅,楚文化滋育楚人。百姓事秉笔直抒,古城缘意切情真,炼真功书径幽远,澄虚怀修身励行。”《四季人生》是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出版时我从事文学创作已十七年,在大小报刊发表作品多用“楚人”的笔名。另一篇是《文洇长留春》:“读赵阳新作《城墙根下》,撷取其六辑篇名草成小诗,以表胸臆:城墙根下行,笃蕴古都情。‘人文寿州’粹,‘市井随笔’精。‘人物素描’绘,‘岁月如歌’吟。‘人生百味’浓,‘山水揽胜’景。学海无涯际,文洇长留春。”

  胡安品先生在“后记”中说,出版《雨润秋气清》,是为了“把多年来的杂思随想拾积成册,一为收纳,二为忆念,三为七十之澄怀。谨以此书,向同仁挚友奉上一份心意。”我是后学,今蒙先生抬爱,获赠大作,满怀感激,很想写点文字,为先生七十大寿献上一份薄礼。

 选择年月
<2019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车轮滚滚 飞奔向前⊙八角金盘物语⊙乡愁⊙文化名城的文化标杆——读胡安品先生的《雨润秋气清》⊙方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