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学”里的温情坚守

  本报记者 汪娟 张少尉

  干净整洁的校园、孩子们纯真快乐的笑脸……新年伊始,记者来到裕安区青山乡黄大桥教学点,看到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小小的校园,处处给人一种温馨、静谧的感觉。这所乡村教学点内仅有9名学生和5名教师,是名副其实的“微小学”。不过,学校虽小,却在几位老师的悉心管理之下,处处涌动着暖意。

  青山乡黄大桥教学点,是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位于青山乡东北角,与金安区接界。走进学校时,正好赶上早操时间,9个孩子都从教室里走出来。操场上瞬间热闹起来。校长陆秀红指着孩子们告诉记者:“这9个孩子,有3个是一年级,3个是四年级,还有3个是六年级。平时,课间休息的时候,这9个孩子都在一起玩,大家关系非常融洽。”

  1982年出生的陆秀红自2001年从六安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就来到当时的青山乡黄大桥小学从事教师工作。“当时,来上班的时候,我是学校里最年轻的,现在,我变成学校年纪最大的老师了。最早,学校里的学生在200人左右,跟现在不能比。”

  让陆秀红印象深刻的是,大概2003年到2006年的时候,学校的学生数目开始不断减少,尤其是2006年之后,每年的学生数目都在锐减。有的适龄儿童随父母去了市区的小学,还有附近的一些私立小学、大规模学校也吸收了一部分生源。如今,学校里仅剩下了9名学生。

  不过,虽然孩子少,但是陆秀红和其他几位年轻教师一起,把学校打理得井井有条。文化课按质按量完成,按照标准给孩子们提供营养餐,除了这些,最重要的就是给予孩子们最真诚的陪伴。

  “很多亲戚朋友都会问我,学校孩子这么少,会不会特别轻松?事实上,除了批改作业少点以外,其他各种课余活动我们都照常安排,和一些人数多的小学并没有太多不同。”教导主任汪醒醒告诉记者,学校里所有的老师不仅在教学上丝毫没有放松,还会在日常教学之余,尽最大可能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就拿前不久学校举办的一场“迷你运动会”来说吧,当天,孩子们分别参加了迷你篮球赛、两人三足等各种趣味运动,在挥汗如雨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据介绍,每年秋季和春季,他们都照常举办小型运动会。每一次,老师们都会做好充分准备,孩子们也会全身心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了运动会,平时的各种音乐、美术课程也照常举行,充分尊重孩子们对于艺术的向往和追求。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9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春运首日,六安火车站 进入“刷脸”时代⊙霍山职业学校获批“国家示范”⊙“微小学”里的温情坚守⊙2018年我市外贸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裕安区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动脉”⊙我市2018年商标注册申请量突破万件⊙我市精准发力助推美丽淮河经济带建设⊙全市法院启动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