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以创建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为抓手,以实施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为导向,加快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体系。
规划公交发展蓝图。出台《关于创建安徽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明确奋斗目标。2018年底,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车出行比例达到50%;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例达到77%;乘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公共交通行车责任事故率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城市公共交通乘车“一卡通”、移动支付使用率达到70%以上。
完善公交基础设施。每年定期优化调整公交线网。积极探索发展“定制公交”,开辟特色线路。城市公交停保场、枢纽站、换乘中心、首末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重点工程统筹。2016年来,市区共新建5个枢纽站,8.7万平方米停保场,13个首末站,520个港湾式公交站台,新增公交车辆566台。建设快速公交和公交专用道系统,实施公交信号优先,全面提升公交车辆营运速度。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市委、市政府将“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列为民生工程,目前,479台新能源公交车已经到位并投入使用,15个公交枢纽站全面开工建设,其中7个枢纽站完成场地硬化和充电桩建设并投入使用。2018年12月5日,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开始试运营,开通城乡公交线路56条。
提高公交智能化水平。2016年建成六安市公共交通综合信息调度指挥中心,完善智能调度系统,推广掌上公交APP应用,逐年提高六安市“一卡通”使用率。到2018年底,建设电子站牌145个,电子站牌设置比率达到10%以上,电子支付卡使用率达到60%,完成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及监控中心、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